系统的市场营销手段带来高经济回报
“高概念”电影的核心是“用营销决定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设置未来可以营销的“概念”,用大资本为大市场制造影片营销的‘高概念’,以追求最大化的可营销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第一次将商业营销元素与主旋律电影紧密结合起来,使主旋律影片真正融入大众的观影视野中去,实现了主旋律意识形态与商业运作的真正融合,从而创下了高票房经济回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这是一次商业运作和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更是“高概念”电影模式在中国运作的成功。超大的明星阵容成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以170多位明星的“狂欢化”表演开创了主旋律电影的票房神话,将主旋律电影的政治性、娱乐性、商业性成功融合在一起;《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借60周年国庆和90周年建党献礼为由头,进行了有效的营销宣传,韩三平率剧组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广泛宣传,影片未上映已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各类媒体的报道及广告铺天盖地的轰炸,有效地提高了电影的知晓度;参演明星的身份及戏份也以炒作的方式引起广大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曾经被禁的汤唯从参演到戏份被删,更是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看点,进一步扩大了影片的影响,成功调动了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探求的欲望。这一系列的营销手段为影片顺利走向市场,赢得广大观众,获取高额票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影片的成功,也是一次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
《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借助“高概念”电影的运作模式与策略,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变了主旋律影片一向低迷的市场票房,打破了主旋律影片难入大众的观影主流的僵化的历史局面,在当代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正如韩三平所言:“它的制作模式和它承载的各方赋予的意义,必将使它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制作和经营的一个突出案例。”[2]然而,两部影片超乎常规的170多位的明星阵容,使观众在忙于“数星星”的同时阻碍了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导演为传递更多明星信息而大量使用的快速切换甚至叠加镜头,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故事的叙述。不难看到,对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无节制追求,对市场和观众的有意迎合,使主旋律影片在短时间内充满活力与新生的同时,弱化了对艺术、思想内涵的探索和追求,它所肩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也在近于狂欢的形式中被消解和放逐。因此,对“高概念”电影的制作形式进行机械的模仿和借鉴并不能成为主旋律电影今后在市场上突围的最终途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