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是“僵尸控”
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官网博客上,戏谑了“僵尸世界”的到来。在一篇题为《准备方案101:僵尸启示录》的文章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人员写道:“首先,你应该在家中常备急救箱,其中应包括水、食物以及其他生活用品,这样你才能熬过灾难发生的头几天,以便尽快找到远离僵尸的难民营;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急救箱能帮你赢得时间,找到避难所或者等到通讯恢复,还可以往急救箱里塞些宽胶带、装有电池的收音机、衣物、重要文件资料的复印件以及急救用品;准备好急救箱后,你应该跟家人坐下来,好好制定一个应急方案――例如,当僵尸走近门口的台阶时,你们要往哪儿逃、跟谁联络。这种方案同样适用于洪水、地震等其他紧急事件。然而,随着“啃脸男”事件的发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不得不为曾经的“玩笑”和“噱头”圆场。在发给美国最知名的网络报纸《赫芬顿邮报》的邮件中,CDC发言人大卫?戴格表示:“CDC并不知道有能让人死而复生(或是某种造成类似僵尸的症状)的病毒。”“僵尸谣言”的火热并不只是来源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经的“玩笑”。有媒体在此次“僵尸谣言”的报道中评论,僵尸似乎一直离美国人很近。 自19世纪末开始,僵尸文化开始在北美和欧洲流行起来。1968年上映的影片《活死人之夜》建立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包括喜欢啃食人肉、没有思想、喜欢群体活动、咬到的人也会变成僵尸。影片《活死人之夜》塑造了“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和“活人被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经典恐慌”,这样的场景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还有一部有关僵尸的影像作品便是流行音乐之神迈克尔?杰克逊的着名音乐录影带:《战栗》(Thriller,1982)。这部录影带和这张同名专辑或许比前面所说的和以后所提的所有僵尸电影商业上和影响力都要成功数倍,同名专辑Thriller以近12亿张的销量成为史上销量最高的专辑,录影带也无数次的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录影,销量也同样十分惊人……Thriller带来的狂潮无疑推动了僵尸文化的流行,僵尸在流行娱乐文化中的地位无疑更加的重要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