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从老牛到皮影戏

意象:从老牛到皮影戏

  小说《活着》中,富贵在家境败落后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成了他赖以维生的根本。在亲人相继离世后,富贵买了一头苍老的、即将被人宰了吃掉的老牛,富贵和老牛相依为命。富贵像脚下的大地一样宽厚、沉默、坚韧,而这头苍老的也叫“富贵”的老牛无疑是富贵本人的象征。但这头老牛只是在小说开始和结尾时出现,给人的印象不是很鲜明。

  电影《活着》中最成功的改编,是皮影戏意象的出现。皮影戏是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古老的剧种――傀儡戏。皮影戏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是主人公悲欢命运的缩影。旧社会,地主少爷富贵唱皮影戏,是他吃喝玩乐生活的写照。当富贵面容轻浮地唱出“奴和潘郎宵宿久”“象牙床上任你游”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富贵赌博输光家产,向龙二借皮影戏。当富贵扯开嗓子第二次唱皮影戏时,辗转野外,艰难谋生,富贵已由富家纨绔子弟变成了靠唱皮影戏为生的江湖艺人,皮影戏则成了他养家糊口、赖以谋生的手段;解放战争时期,富贵在战斗的间隙给解放军唱皮影戏,鼓舞革命斗志。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富贵自豪地夸耀:“我给解放军唱过戏,他们听了我的戏,一天能攻俩山头,两天能攻四个山头。”皮影戏成了他干过革命的有利证据;“大跃进”、大食堂、大炼钢铁时,唱皮影戏,促进生产,皮影戏成了文化贫瘠年代小镇上不可多得的文化娱乐和艺术享受;“文革”时,破四旧,皮影戏的厄运不可避免。当富贵对凤霞大声说:“留不住了,烧!”在皮影戏被烧掉的一瞬间,带给人的是一种无言的伤痛。结尾时,盛皮影戏的空箱子成了小鸡的安乐窝。总之,从最初的娱乐工具到落魄时的生存工具再到干革命的本钱以及特定年代的无声毁灭,皮影戏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富贵一家命途的多舛。皮影戏意象的出现,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加符合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使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同时,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皮影戏作为傀儡戏的最大特点是由人随意操纵的,这与富贵无法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形成辉映。是时代、政治还是看不见的命运的大手将富贵玩于股掌之中?引人深思。

为您推荐

意象上的不同侧重点

意象上的不同侧重点   一方面,影片中增加了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灯笼”意象。灯笼在这里不仅仅是道具,更成为了陈家宅院欲望的象征,并与人物的命运密切相关。影片最具吸引力的一点是,设计了“点灯――灭灯――封..

玩偶是《入侵脑细胞》的重要意象

玩偶是《入侵脑细胞》的重要意象。现实中,玩偶第一次出现在卡尔物色第八位受害者时,他一边观察一边拿起了一个金发肤白的玩偶;第二次出现在警察们在卡尔家中地下室搜寻受害者时,他们发现了大量的漂白剂和数量众多的各式玩..

在相隔遥远的文化时空中常常出现反反复复相同的意象

在相隔遥远的文化时空中常常出现反反复复相同的意象,这是一种象征的原型,不同时代的人类无论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多么的不同,他们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都有本质的相同,因此在人类广阔的象征表现中也有惊人的相似。青春派电影..

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