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确定性
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不同,纯音乐是作曲人员创作出来的表达个人情感或感受的音乐形式,但是电影音乐的创作者是为了故事中的某段情节或是主人公的情感而创作的,这段音乐必须以影片中主人公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与所在的场景、画面实现完美结合,如果是创作者本人的情感创作是无法应用到电影中表现影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情感的。电影音乐也只有确切表现特点的画面和特定的人物情感,才能让观众读懂影片,增加影片的可看性和感染力。与此同时,在确定场景中的电影音乐也有了确定的、具体的内容,所以电影和电影音乐是相辅相成的,电影音乐的确定性是非常突出的一项审美特性。
《天堂电影院》以主人公多多的成长为线索,在表现年轻的多多时,First Youth这段音乐响起,这段音乐充满了可爱与温存,展现出了年轻多多的纯真与对生活的美好渴望,轻快的八音盒尽显音乐的律动,给观众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热情的多多。而与此不同的是在讲述成年多多的音乐上,选用的是具有成熟稳重音色的小提琴,这样就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展现了故事中的人物的不同心态情感变化。在八音盒表现的内容上是多多的纯真和质朴,小提琴表现的是成年多多的成熟,表现的内容具有确定性。
Love Theme 在片尾处换成了另一个版本Love Theme For Nata,片尾处是在阿佛列德去世后,多多回到家乡的天堂电影院,他一个人在电影院看阿佛列德留给他的胶片,面对着胶片里的一个个吻,多多流下了泪水,这段结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时候音乐Love Theme For Nata也将影片推向了高潮,伴随着音乐,画面呈现的是多多的表情变化,音乐让观众感受到仿佛自己就在多多身边,和他一样感受着这些画面,感染着观众流下泪水。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的是多多的恋爱和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在内容上是不同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