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审美维度――对原着的忠实遵循

知觉审美维度――对原着的忠实遵循

  知觉指的是人脑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2]对于观众来说,其对电影的知觉便是对影像对象的整体理解。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认为影像的意义之中,第一层便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再现。在李安的电影中,其要再现的并不仅仅是客观物象,而是已经被小说再现过的“被再现物”,并且除《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中带有强烈的虚构意味外,大部分李安电影所依据的小说的再现本身就是真实可信的,要想使得观众能够对电影有一定的关注、认同和投入,尤其是让已经阅读过原着的观众对电影也产生共鸣,李安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对原着的重视遵循。

  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改编自美国作家埃利奥特?提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原着本就极具写实意味。电影表现了主人公,一直徘徊在是否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艾略特筹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过程中,真实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氛围。艾略特原本是为了帮助父母的汽车旅馆增加客流量才想出了举办音乐节的点子,然而在60年代,美国正盛行着嬉皮士文化,一个小小的音乐节竟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50万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以至于提伯所在的白湖小镇一度陷入瘫痪。而艾略特所制造的这一场人海波动、众人迷醉狂欢也与他自己的困境息息相关,当时已经陷入了越南战争的美国让反叛的年轻人开始高喊“要做爱,不要作战”,这是一个反英雄的年代。[3]另一方面,当时的美国社会又是保守的,尤其是艾略特作为一个犹太青年,他的性取向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艾略特只是一个当时有着纯真理想而又略带苦闷的年轻人的缩影,这群年轻人以一种轻松、骚动而欢快的心态制造盛事,整部电影就是一部风格轻快的个人史诗,李安则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转述者。

  又如在历史题材的《与魔鬼共骑》中,李安也对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进行了真实的反映,迫使美国人面对这一段痛苦的,人们之间因为种族和地域之间的分歧就大开杀戒的历史。如影片中杰克的德裔父亲支持的是北军,杰克则义无反顾地与“北佬”们作战并最终连累了父亲。又如杰克的好朋友丹尼尔本身是一个黑奴,但是他却愿意为了抵抗北军而去山间打游击。这些都改变了以往表现南北战争的电影南方与北方之间一刀切的刻板印象。李安曾经在访谈中表示这部电影是极其忠实于原着的。李安认为真实远比讨美国人的欢心更为重要,原着之中种种极其血腥的,如手臂截肢、爆头等不堪入目的场面,都被李安生动地还原出来,这是一向以温情着称的李安影像语言中少有的。这种真实反而能使电影更好地进入观众的内心。

为您推荐

知觉审美维度――对原着的忠实遵循

知觉审美维度――对原着的忠实遵循   知觉指的是人脑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2]对于观众来说,其对电影的知觉便是对影像对象的整体理解。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认为影像的意义之中,第一层便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再现..

电影改编文学在叙事艺术审美上的变化

电影改编文学在叙事艺术审美上的变化   除了在主题思想方面能带给人们精神愉悦之外,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叙事构成要素也能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例如它们一般都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叙..

多元叙述方法与喜剧审美范式

多元叙述方法与喜剧审美范式   以影戏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宁浩影片并不排斥各种影像手法的综合运用。在建构戏剧化情节和塑造生动人物形象时,宁浩非常重视多线索的协调进展,线索之间既独立发展,又巧妙联系,制造戏剧化的冲..

影片中的文化审美意义指向表达模糊在影片中的女性主要以两种形象出现

在Grice的理论中提到交际的参与者应遵循某些准则

在Grice的理论中提到交际的参与者应遵循某些准则。这些准则被称为合作原则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1。这四项准则细化了会话参与者,在交际中应做的努力。事实上,说话人不总是遵循这些准则即违反了准..

“《啼笑因缘》堪称一部兼具较高审美直觉、审美想像和审美理解因素的佳作

“《啼笑因缘》堪称一部兼具较高审美直觉、审美想像和审美理解因素的佳作,虽思想性稍逊,但可读性、艺术性成就突出,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小说故事性极强,虽然人物不多,但情节复杂曲折,虽然历经多年,但影响不减,被多次改编..

电影作品的知觉层面,即电影的画面与声音

电影作品的知觉层面,即电影的画面与声音。知觉层面在电影作品中是最基础的层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影像作为电影的特权,所以声音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忽视。但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中,画面和声音算是并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