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主题:有关“希望”和“人性”

叙事主题:有关“希望”和“人性”

  电影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或重新诠释犹如翻译。在这一“翻译”过程中,斯皮尔伯格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忠实“译者”,他没有对文本进行完全地“直译”,但却准确地抓住了小说和原作者的主旨,即:比伤痛更重要的是希望,达到了“译作”与“原作”在意义上的高度对等。

  当处于战争这般艰难的困境下,希望成为人们对抗绝望的力量。而善良、信念、勇气及爱则护佑着希望之泉永不枯竭,维系着人类这一种群的生生不息。电影《战马》讲述了一组“人”的故事,他们的生活轨迹均与战争发生了交集。战争将他们与熟悉的生活及土地分开,马作为劳作的伙伴,足以唤起他们对往日农耕劳作生活的怀念。他们对于马匹们的亲近和善意,闪耀着灿若星辰的人性光芒。最突出也是最戏剧化的一幕,便是敌对两军士兵在开战前合作挽救身陷铁丝网的乔伊。这也是小说中被最完整搬上电影银幕的一部分,其中“扔剪刀”及用掷硬币决定对于乔伊的所有权的情节,轻易地将这些军队里的士兵还原成了有血有肉有生活有灵魂的“普通人”,揭示了人性中最纯朴的“善良”。

  不论是小说原有情节,还是新增的情节,都在参与影片叙述中集体传达着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关怀。比如两个德国兄弟兵的故事,是小说没有的情节。兄弟俩在目睹战争残酷之后,两个人尤其是14岁的弟弟有了胆怯心理。眼看弟弟即将开赴前线之际,哥哥将弟弟从队列拉上马背逃出了军营,却不想命运之神并没有由此眷顾他们,两人被枪决在法国祖孙的磨房旁。

  战场上,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战士,这些年轻士兵更加珍惜生命渴望正常的生活,影片凸显了战争残酷洗礼后士兵内心中的仁爱和善良。在一次激战中,镜头没有对准两军交战的场面,却对准了艾伯特所在英军的战壕里。艾伯特的同乡兼好友安德鲁被命令直接枪毙在交战中逃回战壕的士兵。面对嗖嗖擦过头顶的子弹,有年轻士兵从战场退缩回战壕。安德鲁在犹豫之后,移开枪口,最后干脆自己冲上战场。而在战场上艾伯特冒着危险救助曾经势不两立的农场主儿子,与其成为好朋友;战争结束后,艾伯特带着乔伊回家,与父亲也达成了和解。表面上,似乎战争的恶之花结出了善之果,实质上,正是深藏于人和人性中的“坚持”“善良”和“仁爱”拯救了人类自己,为他们自己带来了希望。

为您推荐

从伦理叙事走向叙事伦理

从伦理叙事走向叙事伦理   按照刘小枫的观点,伦理学分为理性的伦理学和叙事的伦理学。“理性伦理学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进而制造出一些理则,让个人随缘而来的性情通过教育符合这些..

与传统叙事程式的背离

与传统叙事程式的背离   街头影片具有真实的价值特点,表现的是一个地区底层社会人们在万家灯火、经济发达、商铺林立、物质极度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下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外国移民有着本就存在的价值体现。马丁用其独..

电影《活着》在原着作品基础上人性化的叙事创新

电影《活着》在原着作品基础上人性化的叙事创新   (一)影片表现政治化背景下人的不确定性。小说直面生存苦难,在对“形而下”的生存关怀中探索“形而上”的人生哲学。围绕着福贵一家,讲述了一个死亡的故事,书中采用第一..

语言的理性探讨与感性叙事

《刘天华》中音乐叙事功能

《刘天华》中音乐叙事功能   在电影《刘天华》中,通过穿插合理的音乐,尤其是在专业方面的民乐的穿插和在背景音乐的布置和安排上,都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叙事功能,尤其二胡这种从始至终独特的音色更是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

“美女―英雄”模式:007电影中的性别叙事

“美女―英雄”模式:007电影中的性别叙事   就007系列电影来说,其中对两性角色的面貌、功能分配惯例亦是数十年来保持不变的,即“铁打的邦德、流水的邦女郎”模式。而稍有变化的,则是邦女郎与邦德的相识过程以及他们共..

“文明―野蛮”模式:007电影中的身体叙事

“文明―野蛮”模式:007电影中的身体叙事   在电影中,身体更接近于文化意义所指的身体,它不仅包括肉身,也包括主人公身上的衣着、装备,以及主人公运用身体表现出来的超凡身手、情欲纠缠等,而这些正是007系列电影极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