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称绝的艺术魅力
这部灾难巨片在制作上的精良令人咂舌,耗费巨资打造了泰坦尼克号大型模型,每个场景都极尽奢华、一丝不苟;演员的表演入木三分、情真意切;画面气势恢宏、如同身临其境。音乐制作的别具匠心更是毫无争议――该片由久负盛名的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担纲音乐制作――这位配乐大师拥有英美两国的生活和求学经历,80年代末崭露头角,1989年荣获葛莱美大奖,先前为动画片《美国鼠谭》谱写的歌曲《出门在外》不仅使他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更是勇夺该年度葛莱美“最佳歌曲”和“最佳电影插曲”双料大奖。
也许正是如此,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表现和成功才不显意外。片中詹姆斯?霍纳采用了交响乐、合成器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管弦乐等多种音乐元素,调动了管弦乐队、古典小型乐队、民间乐队组合、交响乐队等不同的组合,采用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表现手段,也运用了正统与现代等多种格调,还有威吓、恐怖、阳光、清丽等多种音乐色调,也就是多种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各种审美趣味的观众都吸引而来,可以说是四面逢源、八面玲珑。而每一种音乐元素都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的衔接,将音乐的形式与内容圆满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宛若童话般的唯美意境,将现实的残酷与爱情的浪漫甜美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魅力。
正如中国古典音乐理论所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应性或道德规范作用。作曲家詹姆斯?霍纳采用的乐器组合既表达了情感,又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心弦。片中合成器配合交响乐结合电影场景的变化和剧情的发展令人如坐针毡、心思不宁;若有若无而缥缈辽远的苏格兰风笛传出丝丝悲凉与幽怨,恰如剧中的女主人公罗斯多舛的命运――出身寒门而作为富豪的未婚妻,受人歧视而身心如坠牢笼的悲凉;挪威女歌手希塞尔的浅吟低唱或凄凉婉约,或温柔缱绻,正如片中罗斯的形象凄楚、幽怨,而终于坚定走向独立与爱情……实在来说,人声也是一样乐器,詹姆斯?霍纳还用着名英语和法语的流行女歌手、有流行天后之称,也被世界媒体誉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跨世纪天后歌手之一的席琳?迪翁(Celine Dion)来做神来般的点睛之笔,以一曲天籁《我心永恒》将观众心中压抑许久的激情一下点燃,气氛达到极致,一些人泪如泉涌。这张音乐大碟也荣幸成为电影史上销量第二的电影原声大碟。
如果不是拥有那么丰富的人生和求学经历,詹姆斯?霍纳恐无法运用如此丰富的音乐手段而不显画蛇添足之弊;如没有电影配乐的成功经验,詹姆斯?霍纳也无法遵循电影艺术的特点,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无以复加;如果没有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詹姆斯?霍纳恐怕无法创造出这样一部催泪的英文经典。受过多年正统训练的詹姆斯?霍纳偏好管弦乐的整体色彩和表现手法,同时又利用现代音乐创作的利器电子合成器以及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苏格兰民族乐器风笛,大大拓宽了电影音乐的表现力。尤其对中国观众来说,能打动人的英文歌堪称凤毛麟角,詹姆斯?霍纳配乐的电影中的英文主题歌能在中国街头巷尾流行数十年,也算是电影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