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生态系统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的生态系统建设也在逐步地进行中。

  生态系统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

  生态系统具有显着的两个主要特征: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这两个特征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电影市场已进入以电影编剧、制作、发行、放映为依托,辐射前端的投融资和后端的后产品开发的整合营销阶段,电影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来越丰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在中国电影的生态系统中,既有处于生态系统顶端的观众,也有为前端投融资环节服务的基金、银行、上市公司、政府、广告主、制片公司,还有在编剧、制作、发行、放映环节付出的创作者、电影企业、发行公司、院线,既有围绕后产业链的若干生产企业和渠道推广商,也有为了保障电影产业发展而出台各种政策的政府机构及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科研院所、市场调查公司等。

  电影生态系统循环模型

为您推荐

大电影时代“第五代”能否续写神化――中国电影产业的挑战与危机

大电影时代“第五代”能否续写神化――中国电影产业的挑战与危机   长期以来,好莱坞以其超级制作与超级宣传的运作模式创造了“梦工厂”神话,从2002年开始,中国走上大片时代。   “第五代”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领军..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电影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电影   张艺谋,陈凯歌及“第五代”电影在西方电影节所取得的荣誉,无疑是一个“光荣”与“胜利”。把在国际上获奖视为民族荣誉的象征,把西方电影节的评判设定为全世界..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显现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处于一个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都在经历着高速的增长。这为中国带来了前所..

“第五代”与中国电影

中国动漫发展历史

中国动漫发展历史   从我国动漫电影的发展历史的轨迹来看,中国开展动漫电影事业相对来说比较早。我国的首部动漫电影出品于1926年,是由万氏兄弟所创作并大获成功的 《大闹画室》,由此可见我国动漫电影的起步和其他国..

当代中国电影对蒙太奇理论的运用

当代中国电影对蒙太奇理论的运用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影响巨大,在我国当代电影中亦多有运用。比如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英和白》中,熊猫安静的趴在窗前向外张望,此时编导没有按照观众的一般性逻辑展示熊猫看的内..

重新聚焦内容生态位

重新聚焦内容生态位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个人对一个民族/国家的认知是通过想象的,国家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印刷文字是维系作为一个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重要媒介,“印刷语言是民族意识产生的基础”。但是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