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电影创作的起点,但故事的讲述方式是否得当则是一种表达技巧,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用合适的方式讲给合适的人听对于电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人再?途之泰?》的故事主线是在一个商务成功人士身上,和葱油饼老板相比,是社会精英,但从社会整体结构上看,是属于中下层。在生活中双方经历不同,致力方向不同,但内心中付出的挣扎与辛苦是一样的。故事以社会精英开场,却以?丝阶层做结尾。开头设置的貌似社会精英的话语,讲述到最后却是将话语转换成?丝阶层。所以有学者评论电影为三俗电影,不无道理。但《人再?途之泰?》电影本身无论是故事还是讲述方式都是为社会底层大众或者说在城市生活中挣扎在自身困境中的“伪中产者”量身打造的,这些人为所谓的身份将自己的内心包裹,可以放弃掉家庭,尽管内心十分想要挽回;可以放弃掉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尽管仍然觉得孤独。而这部分的社会精英、白领阶层往往就是能走进电影院的城市打拼者。内心对于温情的渴望与日常生活中逐利的生存状态形成反差,其中苦乐在电影中得到了宣泄。所以即便故事讲述得有些差强人意,但在情感上却能形成共鸣,会忽略掉故事讲述的不完美。
电影借鉴了美国公路电影的故事架构,通过泰国富有异域风情的见闻将故事分成故事块来讲述,故事块之间通过人物的行为历程和心理发展为线索进行连接,形成一个较为流畅的故事叙事线。通过人物的造型、夸张的行为来构思喜剧中引人发笑的桥段。虽在安插过程中稍显笨拙,有时刻意痕迹较重,但整体来讲,故事讲述平易近人,没有玩弄电影特技特效的手法来打造美轮美奂的电影梦境,更没有眩晕离奇的故事情节,只是在平静地,以近乎卑微的心理在讲述几个普通大众的泰国游故事。
无论是故事、主题还是叙事,电影都以平实的视角关照普通的中国人,身处不同的社会位置,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但人性之中共通的,对于家庭、亲情、人性中温暖之处的向往都还在。作为社会大众代表的王宝,其以静制动,以不变的真诚看待人事,这种纯洁到近乎不可能的梦幻品性在电影中获得了生命,而最后电影文本结尾的处理无疑是王宝的梦想照进现实,实现了电影创作者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肯定回答。披着喜剧外衣的《人再?途之泰?》有太多对于现实的关照,承载太多社会大众的所思所想,都市生活中忙碌的一个个人浓缩在电影角色上,进行了夸张极致的表现。电影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笑料,还有对我们所处时代、所处文化环境的描摹和冷静思考,尽管这种思考并不深入,更不深刻,但至少像创作者所说的那样,创作带有真诚。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