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国际歌》出现在广播中,属于叙事体内歌曲。这种音乐有着更强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因为我们既能听到歌曲又能看到歌曲的来源,这首歌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不亚于我们今天的流行歌曲。因为当时规定可以唱的歌曲只有几首,而《国际歌》便是这几首当中惟一的一首外国歌曲。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电影中,《国际歌》的出现往往是在监狱里,而在这部影片中,这首歌出现的位置似乎不太对劲,姜文对采访者讲,在送审时,这个地方受到了质疑,因为,在这首歌曲的演奏中,马小军和哥儿们正在用板儿砖、刃器等,在一个小胡同里同另一伙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马小军手里的一块板儿砖,结结实实地敲在对方一个被逼到绝路上的同龄人的头上……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马小军击败了同是无产者的后代的同龄人。应该说姜文是有意这样安排的吧,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故事,少不了一些叛逆、疯狂,一首《国际歌》,又怎能影响观众的焦点呢?
为您推荐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
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一)爱与救赎
影片中充满了广义的宗教符号,隐喻着西方的文化内涵,其中爱与救赎的主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影片。
1.光影与色彩的构图
人类对大自然肆意地开发和掠夺,最终难逃毁灭的命..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电影《归来》首先对原着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消解。严歌苓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其对女性主义精神的独特见解。首先,她注重挖掘女性身上的雌性内涵,并以一种“弱者不弱”的悖论模式来颂扬女..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20世纪初发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对传统的科学观进行了深刻批评,对其以男权主义为基础的理性而又功利的社会进行反思,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构了科学观。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尝试着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运用..
集体主义在该部影片中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闻名遐迩的东方文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来体现的。为什么个人所做的贡献越多,个人价值也就越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