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说,“现在大家都在抱怨好莱坞挤压国产片空间,但我们要找自己的问题。你没有观众,是因为你的电影不好看。”核心问题不是审查,而是中国电影确实很少出现精品,因此在强势美国文化占领国际话语权的背景之下,好莱坞电影成为代表“精彩”的品牌,国产电影只能苟延残喘。太死守民族本土主义就会阻碍传播交流范围,传而不通;如果抛弃民族本土主义就会只剩下大众通识的元素,影片则失去文化的稀缺性。因此,我认为国产电影应该从一下两个方面进行救赎。
一方面,以学习西方模式符合世界潮流为重点。师夷长技以自强,好莱坞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包括故事题材、叙事模式、技术手段、表演风格等,这些构成电影的各种元素都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中心,因此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都广受欢迎。
另一方面,以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特色为核心。萨伊德所言“东方主义”是东方在西方化的权力话语之下被他者化、被批判和描写的对象,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社会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不再是萨伊德所描述的原始落后、神秘奇诡,而是多以正面形象出现并且都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国文化本来极具价值,只是国产电影并未充分挖掘,反而被好莱坞用得淋漓尽致。
我认为,中国电影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发扬中国元素的价值,同时借鉴好莱坞的题材选择与表达方式,加强国际合作,正确把控以电影为载体的文化的输出和输入。而今中国也正走上一条合作的道路,但是如何能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取世界文化精华,去本土文化糟粕,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