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鸟人》这部电影本身,它着实是一部饱满的电影,它富有实验色彩,它有深邃的长镜头,它包含男主角个人生命的现实映射,“当人们认为你是英雄时,他们会将你捧上天;当你不想做英雄时,他们连做小丑的机会也不会给你”,当然,它还有卡佛。这部戏中戏仿佛从始至终都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那并不是“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而是“我只是想让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相信无比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它像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不该总谈论人生的遗憾,如果瑞根不辞演《鸟人4》现在会怎样,如果现实中的迈克尔?基顿出演了《蝙蝠侠3》又会怎样,可惜人生如戏,从来就没有如果。
《鸟人》的辉煌背后,有着依纳里图近乎偏执的追求,整部电影透露出的味道无外乎独特、成熟、到位,表达丰满,更令人备感珍贵的是一连串长镜头下的不刻意,不矫情。如同格里菲斯说的那般“我首先要让你们看见”,《鸟人》的珍贵就在于它将导演心中的所思所想转化为真实影像,从而与观众分享。作为好莱坞地地道道的“闯入者”,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依纳里图并不属于主流类型电影的追随者,相反的是,他反对好莱坞一切的约定俗成,将自己特有的电影理念渗透到自己的全部电影生涯中,并不高产,却部部都含惊喜之处。徐皓峰说过:“杰出电影作品,在于提供一份特殊的价值观,或者对常规的价值观做出反讽。”而依纳里图恰恰做到了这点,迷乱好莱坞的现实隐喻,难言的人生心酸比比皆是,发人深省。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叫“伊卡洛斯”,他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飞向天空,可他因飞得太高,翼被太阳融化从而一命呜呼。我们与其说瑞根是鸟人,不如说他就是当代的“伊卡洛斯”,美好的理想主义化身,象征电影未来的梦幻之光。
[课题项目] 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齐鲁文化背景下的电视方言类节目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2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动力学视野下的蒙太奇诗电影研究”(项目编号:20142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