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电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生态电影使用先进严谨的科学技术,诠释着浪漫多彩的人文诗学。两面性和新兴性造成了生态电影的特殊身份,从而也导致学界对其定义的诸多争论。生态电影概念由美国电影学专家斯科特?麦克唐纳于2004年首次提出。斯科特对生态电影的限定极为严格,在《走向生态电影》一文中他坚信好莱坞式的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电影无法营造可供人们诗意栖息的精神花园,而这正是生态电影的关键。而英国电影学者大卫?英格拉姆在其代表作《生态电影批评的美学与伦理》一文中则认为某些叙事的主流商业电影反倒比一些环境纪录片更能唤起观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英格拉姆在随后出版的《绿色银幕:好莱坞电影与环境保护主义》一书中,率先尝试以生态视角解析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确立了好莱坞商业片的生态地位。之后帕特?布莱顿、罗宾?莫瑞等电影分析家也纷纷着书立说,研究商业电影的生态价值。[2]
尽管学界对生态电影的定义仍存在分歧甚至是对立,但细读各派理论,仍能发现共同之处:首先,生态电影必须以整体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客观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得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其次,生态电影应承担起呼吁教化人类生态环保意识的责任;最后,生态电影应带领人类思考及寻找人类与生态和谐共存的新模式。
《狼图腾》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与狼世世代代猎杀与保护相依相存的复杂关系,也如实表现了外来的人类(知青、农业移民)对狼、羊、天鹅、草原整体生态圈的影响,还以陈阵抓狼、养狼、放狼的经历反映了人类对生态认知的转变。所以《狼图腾》是生态电影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