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缺席的人》讲述一个被轻视的小理发员因挣大钱误杀朋友、渐失妻子

影片《缺席的人》讲述一个被轻视的小理发员因挣大钱误杀朋友、渐失妻子,最后迷失自我的故事。主人公艾德是个普通理发员,他在世人的轻视、朋友的取笑、老婆的使唤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卑微。他利用自己妻子和老戴夫有染从老戴夫那里获得了钱财,却被老戴夫识破并在老戴夫教训自己的时候杀死了老戴夫。随后,妻子被查出做假帐并被捕入狱,艾德奋力拯救妻子,但妻子却在快要无罪释放时选择了自杀,这无疑让本来就内心有愧的艾德更加心神不宁。几经崩溃的他只有靠琴声和香烟来度日,然而在一次意外车祸后,他获得了宽恕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被警方逮捕。在监狱里回想往事、感叹人生。

  影片中的艾德沉默寡言、温柔体贴却又思想丰富。他不像老戴夫那样吹嘘粗俗,很少讲话却有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想法;虽然没有老戴夫那样健壮彪悍,但是可以为妻子刮腿毛、耐心地照顾喝醉后的妻子。正是这样一个平凡踏实而又温柔体贴的丈夫却被妻子不在乎,这样一个辛勤工作的美发师却被别人说只是理发员而已。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平等、人性的没落显而易见。正是工业文明的进步使得有钱有权的人欲望无法满足、利益至上、失去人性,也使得一些底层人民因为不被公平看待、不被重视而去寻求存在感。影片中所表达的人失去自我、麻木颓废、寻求存在感的主题着实令人深思。

  影片《老无所依》讲的是一个狩猎者因意外拿走黑帮交易的钱物,后被一路追杀的故事。主人公摩斯在将狩猎时无意发现的黑帮毒品交易的财物带回家后,便和妻子踏上了惊险的逃命之路。与此同时,恶魔杀手齐哥在接连杀死警察、行人、同伴后开始了追回财物之路。杀手齐哥经过努力找到了摩斯,开始了两人的激烈枪战。杀人成瘾的齐哥后来又杀掉了前来挡道的另外杀手、雇主、摩斯及其妻子,自己最后也在车祸中丧生。

  片中的摩斯是一个平凡人,对金钱的贪婪致使自己陷入了一条被追杀的道路,盲目的自信自私使得自己和妻子都丢了命;第二个杀手明知齐哥是变态杀手,会杀掉一切挡道之人,却仍要为了金钱趟进这浑水里,最后丢掉了生命;片中的老警官永远都是迟来一步,对现实中的坏人永远都是无奈、没有办法,最后惭愧地引咎辞职。纵观齐哥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这个幽灵般的杀手不禁让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此的变态杀戮?不是为了钱又是为了什么?他为何要用一枚硬币来决定他人的生死?影片中所表达出的对金钱的贪婪、对生命的漠视、杀人成魔的疯狂等无一不是黑色电影的特征。

为您推荐

哈丁的妻子――强权的隐性表现者

哈丁的妻子――强权的隐性表现者   哈丁长相儒雅,知识渊博,代表了美国大批的中年男性。人到中年,按常理应该是活跃在社会中,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家庭的支柱。然而,哈丁却胆小懦弱、行事迂腐,在精神病院中过着老学究一样的..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

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严歌苓的小说关注人性的本质内涵,探索种种生存困境中微妙丰富的人性。《陆犯焉识》将目光投向中国最灰暗的时期,企图通过对知识分子人生际遇的书写及精神世界的探寻去洞察政治压抑下的..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电影《归来》首先对原着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消解。严歌苓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其对女性主义精神的独特见解。首先,她注重挖掘女性身上的雌性内涵,并以一种“弱者不弱”的悖论模式来颂扬女..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20世纪初发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对传统的科学观进行了深刻批评,对其以男权主义为基础的理性而又功利的社会进行反思,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构了科学观。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尝试着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