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延续早期的意译和直译之争

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延续早期的意译和直译之争。在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就有“文质”之争,到了近现代,以梁实秋为首的一批右翼学者主张意译,而以鲁迅为首的一批左翼学者则主张直译。

  在西方,归化和异化之争可远溯到古罗马时期的Cicero,Horace和St Jerome等人所提倡的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译)和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意译)。在当代国际翻译论坛,归化和异化之争的代表人物是Nida,Even-Zohar和Venuti。Nida提倡的归化翻译理论是“closest natural equ

  ivalence”(最切近的自然对等)(Nida Taber 1969:12)。Venuti则提倡异化,认为归化式的翻译方法掩盖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原作的历史感,将主流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强加给原作,很容易让读者误认为已受目标语言主流文化和语言价值观污染的译作就是原作的风貌。以色列学者Even-Zohar根据自己创立的多元系统论,认为译者采取归化还是异化是由特定文化所处的特定状态和地位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当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的文学多元系统内占主要地位时,译者就会采取异化翻译,反之,就采取归化翻译。笔者非常认同鲁迅先生和Venuti的观点,推崇文化词的异化式翻译,异化很好地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尽可能地了解新文化。毕竟,现实世界是一个多文化的世界,一个民族的文化肯定会受到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影响,各民族人民都想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为您推荐

大卫?林奇电影叙事风格的异化

大卫?林奇电影叙事风格的异化   大卫?林奇的电影叙事明显不同于以往传统电影的风格。从蒙太奇转变为五花八门的碎片式的拼贴,拼贴作为一种叙事技巧在其电影中广泛运用。总的来说,林奇的电影没有严谨意义上完整的情节..

电影对小说人物的异化处理

电影对小说人物的异化处理   电影除了在情节方面对小说进行了艺术化的异化,还对小说中的人物刻画进行改编。导演在《理智与情感》中将与影片无关的小说人物如南希、德尔顿太太等人予以删除,而对某些主要角色,导演在影..

电影对小说叙事的异化处理

电影对小说叙事的异化处理   电影和文学都离不开情节,但是电影受制于时间因素,必须将小说的情节予以改编,才能让故事矛盾冲突更加集中,满足观众的观影要求。在这方面电影《理智与情感》就对小说进行了一定的改编,让电影..

电影对小说艺术风格的异化处理

电影片名异化翻译趋势

电影片名异化翻译趋势   归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用自身文化中已有的概念来传达异域文化。这样的译文可读性强,没有翻译的痕迹。而异化翻译则认为归化法使得原文中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被掩盖,源语文化没有凸显出来。现..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异化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异化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与渗透,现今,人们越来越渴望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从片名就能直接了解影片大意的做法已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异化的翻译方法,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刺激了观众的好奇心..

不只是影像的异化

不只是影像的异化   影像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事件,其引发的深远影响必将是多方面的,不仅带来机械复制技术的巨变,也深深影响到人的生活并进而改变人的存在方式;而这一切都与其技术上的发展和进步密不可分。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