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浓浓的物哀美

村上春树,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浓浓的物哀美,并一直影响着日本的艺术作品中的审美取向。

  在《被嫌弃了的松子的一生》中,美丽善良无私奉献的松子无论是在外型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极具美感的,创作者在“物哀”精神引导下,只有让松子逝去才能获得永恒的美学价值,正如日本人对于樱花喜爱的原因是在最美好最热烈的时刻凋零才是最美的。电影循着民族文化心理中的“物哀”审美,让美好的松子度过被人嫌弃的一生最后以死收尾。恰恰是这种悲剧的注入,让艺术中充满着苦闷、忧愁和悲哀,完成了日本人所认可的艺术的最高级别的审美。在电影中,对于松子往生的画面给予了唯美的渲染,也反映出日本文化中摆脱生之苦闷的死,是一种崇高向上的死,具有以死为美的审美特点。正如川端康城在《不灭的美》中说:“在日文里,‘悲哀’与美是相通的词”[6]。死亡在川端的审美逻辑里就是最高悲哀的美。死的存在始终威胁着活人以致使人感到人生无常,人总是孤独的。生命追求美,而美是虚幻的。虚幻又代表死,死就是美。

  相比于日本民族的物哀美文学传统,中国的中和美可谓渊远流长。中国主流文化历来以天人合一为本质特征,人们总是从现实人生中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寻找美,死亡也因此失去它的恐怖与神秘,形成了中国人乐生避死的审美传统。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学一直注重生而不是死。例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和“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中国古代先贤的死亡意识是面对死亡如何摆脱的思考,达到旷世的永恒或超越时间的局囿。这种传统死亡观日积月累地积淀于中国人心理结构的深层,形成了规避死亡的集体无意识,使对死亡本身的直接性思考、对生命本体的肉体消亡体验无形中成为一种禁忌。而正是这种禁忌森严的文化观念,使得中国文学中的死亡描写多半从认识角度突出死亡的价值意义。在《活着》中,死亡事件贯穿始终,死亡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推进情节的发展,死亡本身并非是好事,但是福贵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后,依旧认为活着就是纯粹活着,达到向死而生的超越。

  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审美观和中国文化中的“中和之美”的审美观的差异,导致了在死亡意识上的差异:日本人认为高尚崇高的死是具有美感的,而中国人认为死亡是一种禁忌,把死亡当作活着的一种对照。

  5.总结

  死亡意识的宣泄与表达是艺术中常见的。电影《被嫌弃了的松子的一生》和《活着》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于死亡主题的表达。两部作品中对于死亡的叙事方式和审美暗示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两国在民族文化心理差异上形成的生死观的差异。日本文化的“物哀”审美和中国文化的“中和”之美的差异是中日两国生死观产生差异的文化因素。(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为您推荐

网络“恶搞”作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一般以现有的电影资源为素材

网络“恶搞”作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一般以现有的电影资源为素材,通过“搞笑”的方式来吸引网络使用者的关注。网络“恶搞”作品的出现对电影作品着作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对于“恶搞”作品是否侵犯他人着作权..

1993年的《青蛇》是徐克导演最经典的电影作品之一

1993年的《青蛇》是徐克导演最经典的电影作品之一。《青蛇》初登荧幕之时,并未收获预期的好评。抑或是观众仅仅将其简单作为玄幻电影而已,亦或是观众尚未品出其中意味来。而后的时光中,当观众们一遍又一遍细看时,被电影中..

中国电影中对于家文化的崇仰,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大多都是以“和”结尾

中国电影中对于家文化的崇仰,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大多都是以“和”结尾。电影《观音山》将“和”的局面打破,通过主角对生命意义的找寻及最终选择,带给人们更深的思考:家文化对于个体生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同于其他残酷..

在许多《圣经》文学作品中,天堂被描绘成乐园的样子

在电影发展史上,涌现的许多经典儿童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

在电影发展史上,涌现的许多经典儿童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改编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文学作品也通过改编焕发了新的生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主要借助文字来描绘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作为直观艺..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目前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目前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是沟通电影与文学的纽带。一般来说,电影与儿童文学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创作规律与特点,这就决定了将儿童文学转换成电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对文学进..

动漫作品改编成真人版电影,在当今影视市场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动漫作品改编成真人版电影,在当今影视市场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它的出现能够改变影视剧市场中类型单调,创新匮乏的问题,在市场上造成了收视热潮和广泛影响,同时它的商业前景和研究空间也非常广阔。对于它的发展,我们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