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元素的运用是冯小刚电影最突出的一个特征,也是其电影最抓人心的艺术元素。[2]冯小刚从最初的都市贺岁片开始,到后来的多题材涉猎,幽默元素始终贯穿于其影像语言当中。与很多国内导演不同,冯小刚的影片总是有着很强的“文学性”。其电影的幽默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语言实现的。冯小刚电影的语言受到王朔风格的重要影响,“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地描述,竟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冯小刚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情节是由语言而不是故事和镜头连接起来的,他要求影片的对话一定要精彩、有噱头、够幽默。[3]冯小刚的电影中,人物语言的幽默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关键,甚至其本身就是情节。这在很多国产商业电影中都很少见,是冯小刚作品的突出标识。
首先,幽默张扬的语言与内敛叙事风格的并置,增强了影片的叙事张力。冯小刚在叙事上,并不热心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叙事场面的奇诡华丽,无论是具体情节,还是叙事节奏,都显出几分淡定从容。他的大部分都市电影,如,探讨现代都市个体精神困境的《甲方乙方》《私人定制》,以现代都市爱情为主题的《一声叹息》《非诚勿扰》,抑或是取材于历史大事件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1942》,都是如此。但在人物的语言设计方面,导演却是不吝笔墨的。因此,叙事的内敛和语言的张扬,这两种相互冲突的电影元素,是冯小刚叙事艺术的重要体现。如,《非诚勿扰》开始秦奋敲出的征婚启事:“你要找一帅哥就别来了,你要找一钱包就别见了……”这些既押韵又颇带几分不羁和调侃式的旁白,足足用了1分半钟的时间。这段语言将人物日常生活的不同片段连缀在一起,令画面具有统一感,也为影片奠定了轻松诙谐的基调。 其次,京味加调侃的话语既赋予影片活泼和灵动性,也作为一种文化审美因素存在。影片中的语言不仅有表达情感、陈述事实、阐明观点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它本身还有着浓厚的文化魅力。语言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北京话由各种方言杂糅发展而来,其特有的简洁、幽默和易接受性,使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当中。这使得北京话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非诚勿扰》和《私人定制》等,浓郁的京味语言,搭配幽默的情节设计,很好地提升了影片的审美趣味。其经过精心锤炼的人物语言,能够使电影的审美价值增色不少。作为大众文化形式之一的商业电影,娱乐性、时尚化以及消费性是其主要特点。但大众文化并非与浅薄和庸俗等价,从根本上说,它的兼容并蓄能力和其文化意义上的先锋特质是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它能够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切中大众的心理,引起舆论的共鸣。冯小刚的电影正体现了大众文化的这一特质,这也是其影片极富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他所导演的都市电影无不与当今社会热点紧密相连。如,《非诚勿扰》中秦奋相亲的场面,爱情就像炒股票,可以同时持有几只股的爱情观是现代社会很多青年男女的共识。秦奋的回复是“从投资的角度看,我就算不良资产,我这包袱说什么也不忍心抛给你,咱们今儿个就先停盘吧”。秦奋的干脆直白与女孩滔滔不绝地讲述背景、物质、文化、长相等相亲条件构成反差。这一幽默的场景揭示了现代都市中过于“现实”的爱情观,电影以嘲讽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一观念的批判立场。冯小刚电影中的幽默元素不仅为博观众一笑,它还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思考。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