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青春派电影兴盛,2011年上映的九把刀原创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3年上映的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年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2014年上映的张一白导演的《匆匆那年》,这些青春派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还有即将上映的《左耳》《何以笙箫默》等电影作品,无一不在诉说着青春的青涩岁月。本文采用荣格的理论,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探讨这些青春派电影,用集体无意识的观点去解释人类内心深处无意识内容控制人类精神的主因。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新时代消费群体的“致青春” (一)青春消费主体―“80、90后”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中国青春电影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青春电影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一..
何为“青春’,何为“怀旧” 追根溯源,青春电影是从美国的校园电影开始发端的,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由日本影评家首次提出[2]。青春是电影艺术在任何时期都要呈现的永恒主题,也是在众多类型..
从两部电影中看电影中的青春题材 两部电影的青春题材与现代中国青春电影的风格也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的中国青春电影主打的是怀旧、清新的路线,而这两部电影反映的是青少年的问题和叛逆。当时二战刚结束,新的社会秩序..
受众心理与“青春想象” 在互联网上发行的小说改编成为影片是最近几年在电影界十分“走俏”的现象,趋势也呈普遍化。例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雨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电影的改编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
青春电影应有之“真” 当下的国产青春电影的逆势崛起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我们必须放宽视野,将其放置到世界经典青春电影以及国内优秀青春电影的大格局中,才能看清其未来之路,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