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青春时期的狂欢段落通常以跟校园生活紧密相连的空间为背景展开

发生在青春时期的狂欢段落通常以跟校园生活紧密相连的空间为背景展开。如《致青春》里的文艺汇演舞台,《同桌的你》里的毕业践行宴席。首先,此类空间作为年轻人活动频繁的客观空间而存在,增强了叙事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此类空间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中,已被赋予了青春怀旧的含义。因此,对此类空间的调用天然地包含了对青春、怀旧两类意义的调用。在《致青春》中,郑微身为一个低年级的大学生,冒失打断既定的节目安排,抢过院长的表演时段,独自登台即兴演唱《红日》,继而引发全场高潮,带领观众载歌载舞。这是典型的狂欢段落,同剧情前后发展关系不大。这个狂欢段落的意义凝聚在郑微带动的这场歌舞狂欢里。在郑微发动的这场狂欢里,她首先突破了双重的传统秩序,即规则秩序与尊卑秩序,她无视以主持人套话为代表的社会游戏规则,也无视以院长为代表的长者与领导形象,郑微以一个反叛任性的少女形象实现了对传统话语的僭越。郑微以来自观众中一员的反叛者形象,获得了舞台下观众的认同,而这种认同经由银幕的传递,转变为电影观众对郑微行为的认同。而她这种行为本身的不合乎逻辑则消解在这种理想化的主观认同中,其真实可查性被观众忽略不计。郑微上台后,她获得了年轻人的掌声,成为在场其他年轻观众主观意愿及被压抑欲望的投射,之后,全场同学跟随她的煽动一同参与了这场狂欢。影片正是在这个时刻实现了想象性的融合。在郑微上台之前,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表演者,按照场景及台词的设定,不难看出表演者都隶属于特定的参赛单位并经由提前报名选拔而出。郑微之前的表演正是由院长女儿曾毓带队,演出了一场动作整齐划一的健美操,着装统一,笑容一致。健美操节目旨在表现青春的活力与美丽,但创作者对其表演者背景、造型以及表情的刻写,暗示此处的青春是规范化、表演化的,与理想中青春的自由奔放属性相悖。因此,接下来上台的郑微被设定为截然不同的形象。首先,郑微是临时起意而上台,其次,她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参与表演,而非集体成员或者某单位的代表,再者,她的表演冲动源于欲望,而非为了竞赛结果。同时,通过剧情的设定,她上台的欲望冲动巧妙地融合了对爱情的向往。郑微在此狂欢段落中的言行以及背后的动机更符合观众对青春的想象。狂欢段落中,郑微的每一个行动及其表现方式都指向反叛规矩、推翻既往,这种表现方式所带来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而在观众席中逐一起立挥舞的学生,也正是电影观众投射在银幕上的自我,个体被现实压抑的欲望、尚未实现的理想自我通常需要借助银幕上的力量来实现。这也就不难理解《致青春》剧组在宣传期间多次重演“郑微演唱《红日》”一幕的意义所在。 观众的视角在创作者对认同符码的精心安排下,已经成功地转移为银幕上对郑微欢呼的观众视角。另外,此狂欢段落中还有耐人寻味的一幕,那些表演指定内容、穿着统一演出服装的演员们,也随着郑微的演唱自由起舞。这看似群魔乱舞的图景正迎合了观众对青春的认同,认同却夹裹着想象。观众在现实中并不一定经历过如此狂欢场景,但当电影以现实的场景呈现狂欢时,观众的记忆可以随着主观认同的渴望而发生篡改。因此,在接受反应中,这想象性的反叛图景不仅收获了认同,还转换为集体青春怀旧的一部分。另外,更为巧妙的是,创作者将郑微的表演设定为中性化的节目,一反突出女性曲线美的健美操,安排她演唱了一首原唱为男性并且审美风格偏阳刚的《红日》,反主流的性别设定加强了角色反叛性格的塑造,同想象性的反叛场景相得益彰。

为您推荐

对封闭空间的巧妙运用

对封闭空间的巧妙运用   大卫?林奇以擅长拍摄公路片而着称,其中《心中狂野》(Wild at Heart,1990)以及引发过巨大争议的《迷失的高速公路》(Lost Highway,又译为“妖夜慌踪”,1997),都是林奇公路片中的翘楚。[1]但是这并不..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

根植于真实的情感空间

根植于真实的情感空间   (一)爱的主题   爱,是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世俗老套,却又最感人。爱有多种,影片《花木兰》中就彰显了父爱大如山这一主题。影片开端中的花木兰,由于受到外在环境的限制与束缚,在自我认知、自我肯..

本国电影是如何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进行传播的

本土语境下的现代性空间挖掘

本土语境下的现代性空间挖掘    《白日焰火》植根于中国本土的语境,以黑色电影的类型和风格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工业转型期的老工业城市的特殊背景,描绘了中国老工业城市的现代性空间的生存困境,这是前所未有的。   ..

电影《活着》对文学原着改编的背景

电影《活着》对文学原着改编的背景   电影自诞生以来,出现了不少自文学原着改编的作品,如《红高粱》,《阳光灿烂的日子》等。文学原着通常给电影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素材,因此,由此电影借助原着再创作是一种最经济的..

方言电影《钧瓷蛤蟆砚》的情节与背景

方言电影《钧瓷蛤蟆砚》的情节与背景   《钧瓷蛤蟆砚》[1]是由国家一级导演,曾在河南电视台任电视剧导演的司玉生执导,并由郭达、陈韬等明星加盟主演的乡村题材方言类电影。1905电影网将其归类为喜剧剧情类电影。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