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不过影片却是在1964年拍摄的,这部影片开始是战争,结束也是战争。换言之,即战争一直在持续,只是战争的形态在变化。这部影片的故事大纲是围绕着一种想象,关于一种后革命时代的想象。老战士赵大大第一次来到上海,被上海的景象震撼到了,老战士对上海的感觉是既惧怕又有一种说不清的憎恶。他把“磨磨”当成一种怪物,并对它产生一种畏惧感,同时赵大大在霓虹灯的照射下竟不能入眠,不仅如此,赵大大的失眠在外面爵士乐的影响下愈发严重。这里想表达的是城市现代景观的宏伟壮阔,表达的是革命老战士对这种景观的震惊,震惊就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暂时性感觉。
这样的上海让赵大大只想逃避,如果能够选择,他宁愿拿起枪杆去和敌人血拼。不过,电影的结局中,赵大大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变了思想,明白了战斗在前线和南京路上的站岗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南京路上的岗位也是战场,不能够被上海这座城市打败,要战胜它,战胜南京路。对消费城市的畏惧感,是封建中国对上海的一种本能反应,不过《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赵大大并没有像《子夜》中的吴老太爷那样被上海“活活吓死”,证明上海是可以被革命的态度所改变的。
电影中通过对老K、特务和曲曼丽等人物的描写,使得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想象能够完成。这些人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制造事端。不过他们的阴谋被赵大大、童阿男和陈喜粉碎了,特务被逮捕了。在这个时代的革命想象中敌人的形象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情况也说明了在上海这个空间结构中进行革命是合法的,也是必需的。电影中林媛媛的母亲和表哥不再只关注艺术,开始对政治用心,这样他们才能不被坏人利用。林媛媛曾经对生在这样的城市,有这样的母亲、表哥而苦恼,电影中指导员开解她说:“不要心存埋怨,你和他们是分不开的”,“你应该把精力投入到革命中,为人民和革命做贡献”。在电影中,毋庸置疑的是,林媛媛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电影中这样描述是为了召唤小资产阶级。工农兵在电影中并没有具体的形象,他是一个想象中的存在,我们可以把他当作人民来理解。“人民”是一个比较强大的代表,他能打败以大上海为代表的消费城市的纸醉金迷,这个在人民眼中“怪物”似的存在,只有投身到“人民”这个大家庭中才能够战胜敌人。
所以,就像情节剧的结局,城市恢复了秩序,也就是主人公们适应了目前的生活环境,也可以说,主人公们战胜了自己,克服了困难,将自己融入目前的社会文化中,呈现出健康的发展方向。情节剧善于处理平衡的关系,表达方式以叙事结构为主,能够平衡文化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的局面。假设它达不到平衡的作用,不能帮助主人公适应新文化,或者主人公们偏离正常的轨道太远,那么这些人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消失,以他杀或者自杀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些人已经无药可救,新社会也无能为力。经过改造的代表人物有赵大大、林媛媛、陈喜、童阿男、罗克文以及林媛媛的妈妈,他们都在革命中完成了人生的蜕变,达到了一个和以前相比更加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得来得益于革命的力量,而那些以特务为代表的革命的敌人们不能适应现在的稳定环境,所以他们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