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音乐"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

"洞经音乐"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得名,并与文昌崇拜密切相关。探索它产生和演变的原因及特点需要哲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以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只有多视角的研究,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它形成、发展的规律。中国洞经音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这些普遍广泛、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中产生的。它有中国相应的社会、思想、文化、音乐和人才的丰厚积淀与背景为基础,还有充分而适当的生成条件为依据。

从历史的视角而言:中国自周秦至唐宋,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尤其是唐宋以来盛行的科举制度,更把全国的知识分子纳入了中举做官、修身治国的轨道。高官厚禄的诱惑与驱动,促使仕人举子皆把立身仕途作为毕生奋斗的最高目标。科举制度确为知识分子提供了飞黄腾达,荣宗耀祖的晋升良机。因而成了文昌崇拜产生发展兴旺繁荣的催化剂,兴奋剂和凝固剂。

从思想与宗教的视角来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唐宋时期,经济文化都有了巨大发展。唐宋皇帝竭力扶持道教,更使道教文化急剧发展。斯时,道教神灵已经大批产生,宫观殿阁遍布全国。着名道师层出不穷,道教经典如潮涌现。《白云观重修道藏记》称:"唐天宝间篡辑成藏,统曰三洞","统计183万44卷,天下颁行。"道藏中收集的《上清大洞真经》便为洞经音乐组织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从音乐的视角而言:中国也是世界上音乐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唐宋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辉煌灿烂。宫庭宴乐,祭祀音乐,民间音乐十分兴旺。武后一度把内教坊改名为云韶府,玄宗不但令道士,大臣进献道曲,还亲自在宫庭内设道场教道士"步虚声韵"。①步虚声韵即是道教特有的科仪音乐,它是道士朝真礼斗,赞咏上帝,行道啸唱的玉洞乐章。"步虚声"包括乐曲与唱词两个部份。乐曲颂扬虚空神灵仙境缥渺之美,唱词歌咏众仙万圣玄妙之德。约在魏晋南北朝时便已产生。"着名道士寇谦之早在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写出《老君音诵诫经》,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作为道士用音乐伴奏诵经的科仪。当时所用的"八胤乐"即为後世之"步虚声"奠定了基础。成书於五世纪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中收有《洞玄步虚吟》十首,即是道士最早在科仪中使用的步词。"③其体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不等。隋炀帝、唐玄宗、宋太宗、宋徽宗皆好之。"此时已有《玉音法事》之书辑录了唐宋道曲五十首。"④明代永乐年间则将若干道曲编成《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元代以後,随着道教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流派後,道教音乐也分为"全真正韵"和"正一科韵"。成为道士早、午、晚三朝诵经以及做各种法事使用的音乐。特别是《玉皇经》於唐宋之际出现之後,道士即将谈演此经的道乐称为"钧天妙乐"。所有这些,都为洞音乐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有了上述基础,还需以下条件,洞经音乐才能产生:第一,道教天师派及其後裔上清派的出现。张陵所设的24治范围已包括了云南北部和陕西西部广大地区。天师道曾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传入云南。四川青城山即是早期天师道的圣地。唐代更有着名道士杜光庭在此宏道,宗风浩荡,劲吹云南。滇西道众争相以杜为师。

第二,文昌帝君的形成。据学者们研究:"文昌帝君"的产生经过了从雷神、星神、树神、蛇神到人神的复杂变化。最初文昌神是星神,《史记天官书》载:"斗魁六星、戴匡曰文昌宫",皆天神,司中、司命、文昌第

为您推荐

《刘天华》中音乐叙事功能

《刘天华》中音乐叙事功能   在电影《刘天华》中,通过穿插合理的音乐,尤其是在专业方面的民乐的穿插和在背景音乐的布置和安排上,都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叙事功能,尤其二胡这种从始至终独特的音色更是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

电影音乐的诞生与发展

电影音乐的诞生与发展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正式公映了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十二部影片,这一天是19世纪末的伟大发明――电影的诞生日,是电影艺术..

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但它带给人们的感染力却不逊于任何一种具象的艺术形式,正如匈牙利着名钢琴家李斯特所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电影音乐正是凭着这..

电影音乐的特点与分类

香港女性导演的独特视角

香港女性导演的独特视角   港台导演翻拍张爱玲小说的很多,许鞍华导演在拍《半生缘》之前就拍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但汉章(台)导演在1988年拍摄了《怨女》、关锦鹏(港)1994年拍摄了《红玫瑰与白玫瑰》、李安(台)2007年..

王家卫电影的音乐风格

王家卫电影的音乐风格    王家卫说:“对他来讲电影总是光影与声音,音乐则是声音的一部分,音乐也是营造气氛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人想起某个年代。”王家卫电影中的音乐常常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每次出场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西洋音乐”中开启“武侠飞跃”

“西洋音乐”中开启“武侠飞跃”   20世纪60年代,着名导演张彻提出“以动作片代替现行的阴盛阳衰的文艺片和歌唱片”线路,开启了“新派武侠影片”之路。这一时期的武侠电影配乐从之前的生搬硬套迭变为以电影情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