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人们的苦难在不断升级,这场灾难似乎没有尽头,但是人们的生命意识是生生不息的。面对苦难,人们迸发的进取意识与对未来抱有的希望是令人赞叹的。东家的女儿星星看到老父亲憔悴的面容和怀里仅有一个多月的孩子,主动把自己卖给了妓院,就为换得一盆小米养活父亲和孩子。作为妓女是为人不齿的,可是谁又愿意这样做啊?在苦难面前,这是一种人们求生或抗争的表现,星星的生活是悲剧的,但其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伟大的。在女儿被选中的那一刻,在东家脸上我们看到了转瞬即逝的一丝笑容。这种笑容是一种复杂的笑容,既是对见到粮食、留住生命发出的微笑,又是对失去女儿却无可奈何的苦笑,也是坚强活下去的一种表现,更是生命升华的体现。他们都不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与永恒。尽管小留成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多灾多难的世道,但是这种不放弃的求生精神是永恒的。
星星走了,离开了爱他的父亲和喜欢她的小伙栓柱。这个时候,栓柱懊恼无比,却也无可奈何,只有发出“我要杀人”的吼叫以泄悲愤之情。栓柱痛苦地伫立在雪地中,此时由徐帆饰演的花枝来到栓柱面前说要做他的媳妇,让栓柱饿死之前圆了娶媳妇的梦,然后二者紧紧地抱在一起。就这样,他们成了夫妻。我们不免会疑惑花枝的举动,他为什么要嫁给一无所有的栓柱呢?紧接着我们就明白了其初衷,是为了有了丈夫之后可以容易把自己卖掉而换取小米养活处于饥饿边缘的两个孩子。因此与栓柱维持了一天的夫妻关系后,花枝就离开孩子和栓柱,跟着素不相识的男人走了,走之前与栓柱互换棉裤的情景更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此刻我们会质疑和批判花枝的爱情婚姻伦理观念,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但是这就是面对苦难普通大众做出的最佳选择。为了让孩子活下去,也为了自己活下去,像花枝一样的灾民做出了极为出格的举动。其实她们的行为很简单,就是为了活下去,为了将来。尽管行为不够光彩,而且有点功利色彩,但这就是当时条件下一个伟大母亲所能做出的惟一牺牲了。这难道不是一种追求生命永恒的表现吗?这难道不是在倔强地与苦难抗争吗?当时,为了粮食、为了活命,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着,但死人和活人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价值。他们的生死都是对苦难的抗争,尽管有时他们的人性似乎有所变质,但人性的堕落绝对不是其本质,这一切都是苦难逼出来的。老马(范伟饰演)在日本军营里像狗一样活着,他的心中对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的,这是苦难之中他保全生命的方式。但老马没有完全丧失人格,曾经出手相救栓柱。但是栓柱为了小孩的玩意儿,出于本能,不屈服于日本人的侮辱,英勇地献出了生命。这种本能的勇敢正是中华民族傲骨的精彩体现。尽管栓柱死了,但他为了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孩子做出的抉择无疑是感天动地的。某种意义上说,栓柱的生命是永恒的,具有丰碑意义。作为千万灾民大军中的一员,栓柱虽死犹生,他的死也警示其他人:灾难再重民族气节不可丢。我们不禁要问:苦难就是人性堕落变质的理由吗?苦难就是一种考验,对人性本质的考验。在这样的考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伟大,同时也可以瞥见民族的劣根性。也许正是在冥冥中受到了栓柱的鼓舞,孑然一身的老东家碰上孤苦伶仃的小姑娘时,尽管彼此互不认识,却傲然伫立在风中诉说他们的逃亡故事,而且要一起前行。从他们的眼神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苦难,而更是一种生的希望:没了亲人,但他们有明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