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通过影片《一九四二》在给观众还原1942年历史真相的同时

冯小刚通过影片《一九四二》在给观众还原1942年历史真相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通过关注民生体现了民众的苦难意识。影片中诸多人物的举止和命运都很好地体现了苦难意识,尽管面对这些苦难有时我们想笑,可是我们的笑却没有声音,因为笑中只有夹着泪水的思考。

  在1942那个年代,即使没有罕见逆天的旱灾,人民的生活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因此,那场大旱只是加剧了悲剧的诞生。当看到黑压压一片灾民涌向村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派之间的剑拔弩张,而更是他们内心的疾苦和愤怒。刺猬领着乡亲们来到寨墙之下,的确像暴徒一般蛮横,而实际上他们这样做的内因是什么呢?多年的战乱人祸已经磨砺了他们与世抗争的精神,而突如其来的罕见饥荒令他们无所适从,原本淳朴的他们为了活命,为了一口饭吃,他们像匪徒一样,完全忘记了乡里乡亲的感情,其实这正是他们多年苦难的大爆发。这个瞬间的浓缩却令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那个时代,去思考那个时代里的中原农民。因此,灾荒之年刺猬的举动只是从反向告诉我们人民的苦难,面对天灾人祸般的苦难他们还有什么选择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我们不是去弘扬他们这种群起抢劫的行为,只是说明当时社会背景下民众的无奈与困苦。

  作为地主老财的东家范殿元尽管有头脑也重情义,但还是与灾民们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场冲突对老东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不仅失去了大量粮食财富,而且失去了自己的惟一的儿子,这可是他们范家的继承人啊,是巨大的家难。听到老东家妻子伤心欲绝的哭声,真的不知道我们应该同情哪一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是至深的,但是在影片中这一幕很快就过去了,似乎有点不近仁义,实则是时势所迫,因为大家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抑或饥饿至死、抑或战乱至死。对于丧子之痛的轻描淡写更突出了人们经历的苦难至深。在苦难中,人们并没有丧失良知,而是活下去的希望推动他们向前。不要忘了,老东家儿媳正值身孕,却失去了丈夫,而其肚里的孩子这么早就失去了父亲,着实令人扼腕叹息。就这样,东家携家带口加入了气势恢宏的逃难大军中。

  从逃难一开始,民众的危险就没有停止过,头上有日本人飞机炮弹的狂轰滥炸,而下面除了食物的匮乏之外,还有背离人性的国民党军队的无耻豪夺。就这样,大批的河南逃荒者在路途中撒手人寰,连个埋葬尸首的机会都没有。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真是令人惨不忍睹。看到狼群们无情地啃噬着尸体,我们不禁毛骨悚然,而且内心更加痛心疾首,人的命运怎么会如此悲惨。尽管惨剧不断加剧,但民众的求生意识和希望一直没有湮灭,而是越挫越勇。

  在逃难大概过了70多天之后,东家的孙子终于得以降生,取名“留成”。这是一个多么简单质朴的名字啊。听到这名字,看着满山遍野的尸首,我们不免热泪盈眶。“留成”不仅是一个名字,它也是民众在苦难之中,对生活、对未来表达的一种希望和寄托。伴随着饥荒的步步加剧和战乱的升级,小留成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人世,只剩下爷爷了。可悲的是,历经千辛万苦,东家抱着最后一个亲人留成爬上火车经历风雪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陕西时,却又遭受到国民政府的遣返要求,命运弄人啊,而此时东家却发现抱在怀里的留成被捂死了。取名“留成”最终还是“溜走”,这是对灾民希望的摧残,真是十足的苦难悲剧。影片中这样的苦难悲剧场面几乎无处不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着民众的极度苦难。

为您推荐

通过人物塑造呈现正能量美学精神

通过人物塑造呈现正能量美学精神   文学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之,现实生活也是创作文艺作品的动力和源泉,但同时文艺作品是将高于真正意义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出来,传达出了一种正能量美学精神。..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

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传播效果

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理论解释

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理论解释   传播学通常用符号作为一种表征,这既是一种基础性的信息沉淀,更是一种意义上的建构。我们处于传播史上前所未有的多维传播时代,人们的思维逻辑被分解,思想深度被削平。“平..

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一)爱与救赎    影片中充满了广义的宗教符号,隐喻着西方的文化内涵,其中爱与救赎的主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影片。    1.光影与色彩的构图    人类对大自然肆意地开发和掠夺,最终难逃毁灭的命..

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严歌苓的小说关注人性的本质内涵,探索种种生存困境中微妙丰富的人性。《陆犯焉识》将目光投向中国最灰暗的时期,企图通过对知识分子人生际遇的书写及精神世界的探寻去洞察政治压抑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