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品的知觉层面,即电影的画面与声音。知觉层面在电影作品中是最基础的层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影像作为电影的特权,所以声音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忽视。但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中,画面和声音算是并举的,在表意上给予了同等的关注。“知觉单元,就是在知觉意义上,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配有声音的活动影像。”
(一)知觉层面的影像构成
青春电影在影像构成上一般会符合青少年青春靓丽、乐观向上的形象特点,画面也显得清新、明朗。日本、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在影像的表现上较美国更有代表意义,非常注重画面美感方面的营造,尤其喜欢用美好的风景作为画面背景,这既能渲染人物的内心情绪,也能体现青春电影影像上的特点,还能让受众身心得到愉悦。
日本青春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影片的开头是一大片延伸到天际的麦田,身穿白衣的少年在麦田里听歌,镜头一直处于活动的状态,时而拉近时而推远,时而倾斜,随着少年所听的歌声韵律运动。这种拍摄手法比较特殊,但在影片中形成了美妙的构图。这样的影像构成既保留了日本青春电影唯美浪漫、画面清新的特色,也融入进西方现代电影的多种元素,镜头在现实和网络中的来回切换,给予观众心灵的沉淀和震撼,感觉较为纯粹。
台湾青春电影沿袭了日本对视听的处理方式,将电影画面诗意化,所以台湾的青春电影都如同散文诗一样的唯美抒情。《练习曲》是一部“公路电影”,讲述了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少年骑车环岛的旅程,带有浓浓的台湾本土文化气息。影片中随处可见的长镜头和跟拍的手法,使得它可以堪称是一部台湾风光的纪录片。
美国青春电影的画面构成主要还是好莱坞式的影像结构,相较于日本和台湾地区则更显得模式化些。
可以说,如今的青春电影在影像上既保留传统又不断加以创新,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与运用,在镜头语言中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色彩,也呈现出影像背后所隐藏的青少年独有的内心世界。
(二)知觉层面的声音构成
知觉层面中的声音在电影作品中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在视听结合中的复杂表意功能,是构成电影作品魅力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美国的青春电影中,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歌舞青春》中,音乐串起了一群中学生全部的生活;《舞出我人生》最后主人公的毕业舞蹈演出,也是一次音乐的会演。音乐的运用将青春远大的志向、浪漫的爱情、真实的自我、可贵的友情以及时代的脉搏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摇滚乐在美国青春电影中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摇滚的先锋性,在某种程度上一直代表着虚无主义、颓废主义精神。但在近十几年美国的影片中,摇滚乐的艺术诠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家“为一种共同的激情所驱动,投入到浑然忘我的原始境界中”,人与人之间制造的对立被“平等亲和”所代替。《青春爱欲吻》和《高校天后》的摇滚场面是一种强大生命力的展现,达到了一种个体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意境。
台湾流行音乐是亚洲的佼佼者,也是青春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再配上唯美细腻的画面,每一部电影都像是一部加长版的MV。电影《夏天的尾巴》中,四个高中生在“秘密基地”里一起体验爱情、寻找生活的乐趣……实践着摇滚乐中标榜的热情与正义,分享青春年华最后的时光。《夏天的尾巴》的电影配乐以重金属的摇滚乐为主,不时地穿插淡雅的忧伤小调,营造出简单又温馨的浪漫氛围,更加衬托出了青春纠结的爱恋和坚定的友情。
由此可见,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对于拓展影片的表意空间具有很大的作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