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介绍】:
1982 彩色片 81分钟
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谢尔盖·米卡艾梁 编剧:谢尔盖·米卡艾梁 阿历克山德尔·瓦辛斯基 摄影:谢尔盖·阿斯塔霍夫 主要演员:叶芙盖妮·格鲁申柯(饰维拉) 奥列格·扬柯夫斯基(饰伊果利) 伊莉娜·列兹尼柯娃(饰娜塔莎) 甫谢沃洛德·什洛夫斯基(饰柯里亚)
本片获1983年全苏电影节大奖、最佳男演员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奖
【剧情简介】:
夜。
图书馆女管理员维拉坐在地铁站台的长条凳上。最后一班地铁进站了,司机把喝醉酒的磨刀工伊果利搀下了车,扶他到长凳上坐下,让他坐在维拉身边。一个民警误以为维拉和伊果利是一起的,他让维拉和他共同搀扶伊果利出站去。出了站,维拉给伊果利叫了一辆出租车,伊果利说他没带钱,不肯上车,维拉给了他三个卢布的车钱。
伊果利说他一定要归还的,让维拉留下电话号码,维拉匆忙地把一张写上电话号码的小纸条塞给了他。
伊果利的邻居柯里亚是他的酒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喝得烂醉如泥。
伊果利酒醉回来的第二天,柯里亚到他的住所来,提出要买酒喝,但两人都没有钱。柯里亚看到了那张写着维拉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的小纸条,他问伊果利维拉是谁,伊果利已记不起来了。柯里亚就以伊果利的名义给维拉打电话,说自己是维拉偶然相识的朋友,现在头痛发烧,医生开了处方,但没有人去买药,请维拉到他家来帮助他。维拉果然来了,柯里亚说,他也刚进来,他可以替伊果利去买药,请维拉借给他三个卢布,以后伊果利会还她的。
维拉忙忙碌碌地把伊果利当作病人那样地照顾着,柯里亚“买药”回来,她还没走。柯里亚催她回去,随后他又与伊果利一起喝酒,伊果利这才记起来:维拉就是头天夜里在地铁车站为他叫出租车的那个女人。
维拉是个三十来岁的老姑娘,和妈妈、还在读书的弟弟住在一起。一天,伊果利到她家找她,建议维拉买下他的奖杯,这奖杯是他过去当运动员时在阿姆斯特丹参加自行车比赛时得来的。他提出卖六个卢布,后来又降为五卢布、三卢布,甚至一卢布。
维拉说她不需要他的东西,骂他不害臊,档次低。伊果利不服气地说他有过辉煌的过去,过去他什么都有:汽车、漂亮的妻子、经常出国比赛。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妻子离开了他,磨刀工的活又那么单调乏味,他孤独地生活着,对谁也爱不起来,他觉得自己完了,他请求维拉拯救他,帮助他。维拉说他必须学会掌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维拉到伊果利家里去帮助他,为伊果利制订了一个使他振作起来的计划,这个计划有四点。
第一、伊果利必须对自己的磨刀工的工作感兴趣,要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当他站在磨床旁边的时候,要觉得自己干的活很有意义;第二、伊果利必须有业余爱好,如:集邮、集明信片、钱币、纪念章、票证、表格、火柴盒等,或者钓鱼、采集药草;第三、要做好事,如:把自己多余的书捐献出去、种树、帮助老人、帮助人们寻找在战争中牺牲的亲人的坟墓;第四、试着去爱一个品德好的人。对于这四点,伊果利说第一点他可以试着去做,尽量说服自己热爱目前的工作,但他更希望给他换一份有意思的工作;谈到业余爱好,他说他喜欢明信片,那就收集明信片吧;至于做好事,他觉得帮助寻找牺牲的战士的坟墓对他来说比较合适,因为他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战后归来时脊椎还有了残疾,他能理解牺牲的战士的亲人的心情;最后一点,他实在找不出有谁值得他去爱,有的人虽然很好,但不可爱。他举维拉为例,说他一眼就看出维拉是好人,心地善良,但不合他的意。
维拉说她从来都不喜欢英俊的男人,还加上爱喝酒的,但如果她想去爱他,她会爱上他的。伊果利说:“这是你的理论。”伊果利同意遵循维拉的理论试着去爱维拉。
维拉认为相爱是双方的,她也请伊果利对她提出要求。
伊果利说,维拉应该使自己变得可爱一些,头发要留长,眉毛要细一些,多余的眉毛要拔掉,衣服要穿得合乎新潮,最重要的是要减肥,现在都看不出哪儿是她的腰,走路的姿态也太难看,屈着膝盖,迈步时应从大腿根上使劲,不要有没有需要都拎着一个沉重的大兜。
他们两人约定要经常见面,检查完成“任务”的情况。
伊果利有了一些改变,柯里亚邀请他到自己屋里去喝酒时,起先,他没喝,让柯里亚一个人喝,但后来他在电视里看到别人获得成就时,想起了自己的不如意,他又叫柯里亚给他斟酒了。维拉也开始在做减肥的运动。
一个星期六,他们两人还应家属的请求到郊外去寻找穆什塔柯夫的坟墓,去了一次没找到。又一个周末,他们到另一个郊区去找。在电气列车上,伊果利告诉维拉,在自行车比赛选拔赛上,他取胜了,但后来派人到欧洲去参加正式比赛时,别人取代了他,使他没有机会去争得第一名。他一气之下不当运动员了,这就什么荣誉也没有了,妻子离开了他,他生活狼狈,曾卖过蔬菜,后来又当上了磨刀工,从此一蹶不振,借酒浇愁。
到了郊区的墓地,伊果利发现很多牺牲的战士的墓碑上无名无姓。维拉说,不留名的功勋,才是最高的功勋。有一家到墓地来度周末的游客把狗放在墓碑的栅栏内,维拉让那对夫妇把狗弄出去,他们非但不听从,还对维拉出言不逊。伊果利把狗从栅栏内抱了出来,那对夫妇和伊果利发生争吵,差点还动手打起来。
维拉和伊果利在野外的树林里、草地上走着,微风吹拂着多半个人高的青草,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青蛙在水塘里“嘎、嘎”叫着。维拉说:“这是多美的大自然啊!”伊果利也觉得心情非常舒畅,他情不自禁地吻了一下维拉的脸颊。
事后,维拉想起这一吻时,心里还有点美滋滋的,她觉得伊果利开始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了,这个转变有自己的功劳,她似乎已有点喜欢上他了。于是她也开始加紧改变自己,注意起穿着打扮来了,一天,还上当受骗地从个体户手中高价买来一件根本没法穿的衣服。
伊果利随同全车问到附近的农庄去支援收土豆两天。在乡村俱乐部里,伊果利认识了一个也是下乡来支援劳动的漂亮姑娘娜塔莎,两人有些一见倾心,他们到干草棚里去谈情说爱,还一起从顶棚的窟窿眼里望着天上的星星。
维拉在家里加紧做减肥运动,她的心里一直想着伊果利,从他的变化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她觉得伊果利像是她的“作品”,她的一部分。伊果利支援农村收土豆回来后,好几天没有来找维拉,敏感的维拉感觉到伊果利在那里准是爱上什么人了。
维拉心情烦躁,老冲着弟弟和妈妈发无名火。
伊果利的工作有了起色,他的组长让一名女记者来采访她。女记者的叔叔米哈依尔是伊果利当运动员时的老上级。米哈依尔让女记者带话,叫伊果利去见他。
这位老上级现在主持一个新机构“体育运动保障协会”,他想为伊果利在自己的机构里安排一个好差使,伊果利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他说他已不习惯干这一类的工作了,他宁愿当一个普通工人。
伊果利有五天没有来找维拉了。
维拉的女友要为维拉介绍一个男朋友,她叫维拉于指定时间坐在某电影院对面马路的长条凳上,有一个人会来找她的。果然,一个自称是画家的其貌不扬的男人到指定地点找了她,还带她到自己的画室去参观,维拉没呆几分钟就走了,而且,通过和这个“画家”的交谈,她知道这个“画家”是自己撞上来的,他不是女友要介绍给她的男朋友。
维拉惊恐地奔跑出去到电话亭去给伊果利打电话。
“画家”追到电话亭去给维拉送忘了拿的雨衣,维拉以为他来纠缠她,她吓得拨通了电话啜泣着说不出话来。伊果利知道是她,而且知道她可能出了什么事。伊果利到维拉家门口去等维拉,她弟弟从楼上窗口探头告诉伊果利:维拉不在家,也不在她工作的图书馆。
伊果利说维拉不会有事的。
一天,维拉与伊果利在路上相遇,维拉告诉他,她已独自找到了穆什塔柯夫的墓碑,而且已给他妻子去信,周六他妻子来这里。
伊果利忽然发现维拉的眼睛很美,他奇怪自己过去怎么没注意到。
维拉和伊果利一起到车站去接穆什塔柯夫的妻子。这一次,伊果利发现维拉的身材变苗条了,步态也纠正了,眼睛里闪烁着美好心灵的光芒,简直变成一个美女了。
穆什塔柯夫的妻子、女儿、儿子在维拉和伊果利的陪同下,来到了穆什塔柯夫的墓碑前。这位老妪的哭诉声和哀伤的歌声刺痛了伊果利的心。
娜塔莎给伊果利打来电话,伊果利说,娜塔莎是个好姑娘,但他不能和她继续谈恋爱了,他请求娜塔莎原谅他。
维拉在伊果利的住所,伊果利告诉她:他已喜欢上她了。维拉问:“这是不是做练习的台词?”伊果利走近她,吻了她。
维拉感到幸福得死而无憾!这一对本来相距甚远的已不年轻的男女终于走到一起来了。。
【鉴赏】:
“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很多,但相反地,迫使自己去爱一个人,而且还是去爱一个第一眼差点没把自己吓跑的人,这种情况很少见。
但本片编导却认为这种情况是可能的,这个故事乍一看来,似乎既离奇又荒诞。男、女主人公的相遇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维拉只是出于同情心,把喝醉酒的伊果利费劲地送上出租车,还给了他车钱。她根本想不到:这个醉鬼日后居然会成为与她休戚相关的人。伊果利也同样没想到这样一个“胖女人”会与他有什么相干?如果维拉没有把一张写着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的小纸条塞在伊果利的口袋里,好让他来还钱,那就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
他们两个人的反差很大,伊果利是个高个子、英俊的小伙子,脸带微笑,聪明机智,很讨女人喜欢。而维拉却是个外表不起眼、像个“女学究”似的严肃姑娘,从来都没有男人来追求她。他们的外形、性格、职业都相距甚远,他们一点都不般配,怎么可能产生爱情故事呢?但仔细一观察,他们都快30岁了,都很孤独,对自己的处境都不满意。伊果利不久前还是个有成就的运动员,经常参加大型的自行车比赛,沉浸在对过去辉煌成绩的回忆中。
他难以忍受现在的单调工作和生活,每天死气沉沉,老是一个样。维拉知道自己年龄不小,已是一个老姑娘,且外表又不漂亮,很少有机会能和谁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她为此很伤脑筋。他们两个人的“二重唱”正是在他们各自的关键性年龄开始的。他们两个人的相互关系中充满了悲喜交加的波折。
根据维拉的倡议,也征得了伊果利的同意,两人像订立了合同似的必须履行下列守则:他们将经常见面,两个人要在一起度过节假日,要让自己相信,他们彼此是被对方所喜欢的,而且他们必须要在一起厮守。这就像是在做一个游戏似的,是一出严肃的喜剧。影片作者的轻微的调侃掩盖不住他们对这两个主人公的同情和尊敬。实际上,影片要告诉人们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更为深刻的内容:每个人对自己和对别人应尽的责任;对生活的价值的正确认识;个人的道德探索;如何使日常生活过得有意义;两个善良的,但不是太走运的人如何使彼此幸福。
本片作为喜剧,不是情景喜剧,而是性格喜剧,喜剧因素是由主人公的性格冲突而产生的。
影片让人思考什么是生活中的成就,生活的成就不是要在荣誉阶梯的台座上获第一。
过去伊果利一心想当比赛场上的冠军,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当这一愿望实现不了时,他情绪低落,生活意志消沉,借酒浇愁。
只有在认识维拉之后,他发现维拉能清醒地看待事物,能真诚地评价人的行为,受她的影响,他也开始明白:争当“第一”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人对自己来说是“第一”就行了,人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支撑点。伊果利的支撑点就是这个一开始根本不讨他喜欢的不漂亮、过分天真、但心地纯洁、宽厚的姑娘维拉,维拉后来成了他的聪明、可靠、善良的挚友。
维拉和伊果利之间的强烈而深厚的感情来自他们彼此间心灵的感应和理解,心灵的融洽使他们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了。
本片作为一部喜剧样式的影片,可以与《秋天的马拉松》、《女公民尼卡诺罗娃期待着您》等喜剧片并列,这些影片都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精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很严肃的问题: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思考。
本片的情节用下述一些画面就可以概括了,影片结尾,伊果利住所对面楼房的一扇扇窗内:一个年轻的女人在哄小孩睡觉;一个姑娘在伏案读书;一个年华老去的妇女在对镜化妆;一个双腿患风湿痛的老人在进行沐浴治疗。而影片的开头:一个写着1、2、3数目字的体育阶梯的台座,一双脚以越来越加快的速度沿着阶梯往上跑,画面上全是奖章、奖章、奖章、花束。
这些画面看起来有些可笑,但其含义是严肃的。
开头和结尾的两组画面说明了伊果利从前和后来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追求。
伊果利遇到维拉,就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两次拿了维拉的钱,无力偿还,他就在车间里向人借钱,没人借给他。于是他拿着自己的奖杯去找维拉,说是要卖给维拉,价钱从六卢布下降到三卢布、两卢布、一卢布,但维拉厌恶地推开了他,拒绝了他。伊果利说:“维拉,帮帮我。说实话,我要完蛋了。救救我……”维拉生气地说:“你是说真的吗?”伊果利:“你给我一个卢布吧。
”但维拉不是以给他钱来“拯救”他,而是制订了一个计划,要把伊果利从一个不合格的人变成一个合格的人。首先,伊果利要学会掌握自己,要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维拉像一个心理医生那样指导伊果利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她让伊果利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有业余爱好,要做好事,要试着去爱一个人。
伊果利本来与他的邻居柯里亚是酒友,常在一起借酒浇愁,后来伊果利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不再嗜酒了,于是,柯里亚对他说:“你完了。”还说:“你离我远了!”应该说,对柯里亚来说,伊果利是离他远了,但对维拉来说,他是新生了。影片通过人物关系的变化表现了伊果利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
影片中,伊果利的内心独白很有意思。维拉让伊果利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伊果利站在磨床旁,一边干活,一边内心的声音在说:“我要让人相信:我这份工作是非常好的。我要弄清楚,我是个什么人?我能主宰金属。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把金属的铸块做成各种物体,也可以把它磨成粉末。不,你不是磨刀工,你是金属的雕塑家。”过了一小会儿,他又补充了一句:“这全是胡说八道!”但事实上,他内心的变化已经开始了,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观众看到了他内心的变化,看到他如何有了严肃的思想。
又是他的内心独白:“我从小就听到:要成为一个候选人,一个领奖学金的学生,一个获奖的人,一个外交家!如果成不了,那就是说,没有成长为人。不,我要成为活生生的人。我应该、我必须、我想、我要成为活生生的人。这样的人确实有千百万,他们都是不知名的普通人。是的,我站在磨床旁边,我的手很脏,脸也没有洗净,但我在干活,我存在着,我是工人。工人是伟大的,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很多人,我们是有用的人,人们需要我们……我们要像铜墙铁壁似地永远屹立着!……”但马上他的激情减退了,他自嘲地说:“又弄糊涂了!甚至头都晕了。
我自己究竟相信不相信?我也不明白……”
收集明信片和火柴盒对他都没有什么帮助,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他的心理状态。看来,“做好事”,去寻找战士穆什塔柯夫的墓碑对他是有影响的。
他的父亲在卫国战争中成了残疾人,因此,他内心的变化是有基础的,可信的。
他看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老妪——穆什塔柯夫的妻子抱着她丈夫的墓碑,似乎又记忆犹新地想起了在战争中牺牲的丈夫,起先她一边数落着一边哭着,后来她唱了起来,声音尖细、颤抖、哀伤,这歌声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伊果利听了也感到心要碎了。
当他听着老妪哭和唱的时候,他的脸是严肃的,在影片中他很多时候都是默默无言的,这时他也默不作声,在静默中表现出了他对老妪的理解和同情。奥·扬柯夫斯基在这部影片中演得既严肃又可笑。
他演得很松弛,一点也不使劲,他令人信服地生活在银幕上。
伊果利身上的人的本质,他的真正的“自我”是在他遇到那几个到墓地来的游客那场戏中表现出来的。维拉让年轻、蛮横无礼的游客把他们的狗从墓碑的栅栏内弄出去,这些人不听从,还说了一些粗鲁无礼的话。这时,伊果利从栅栏内抱起狗,把它轻轻地放到了栅栏外的地上,他对狗的态度有别于对狗的蛮横的主人。
伊果利的自我克制和他外表上的平静表现出了他性格中的一个新的层面:他对这些新贵们的阔绰气派很不满意,他们像是到墓地来度假的,开来了汽车,支起了帐篷,还带来了充气的安乐椅、录音机以及他们的宠物——狗。如果不是一个小男孩流着泪冲上前来维护他的爸爸,说不定伊果利会怎么教训这个无赖一番呢。
但伊果利见到了这个流泪的小孩,他走开去了,可这个无赖还在他背后骂骂咧咧的,伊果利没有搭理他。在这场戏中,伊果利挺身而出维护了维拉和她的尊严,她的立场,实际上也维护了他自己的尊严和立场。这一事件使他们在心灵上更接近了。
伊果利也给了维拉“任务”,他让她变得漂亮一些,可爱一些,走路别老屈着膝盖,别总是提着一个沉重的大兜,衣着和发型也应表现出女性的美。果然,维拉也有了改变:衣着比过去时髦了,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发型,走路的姿势得到了纠正,体型苗条了一些。维拉的内心也起了变化,她的女性的意识觉醒了。
其实,维拉的“任务”比伊果利的更艰巨,要把“丑小鸭”变成天鹅只有在惟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就是必须依靠爱情的力量。当伊果利离开维拉去和娜塔莎谈情说爱时,维拉终日心情烦躁,她觉得自己和弟弟都长得很丑,于是,她对丑陋的母亲大声地嚷嚷:“我真恨!我恨我自己……恨所有的人!也恨你……你们都是罪人!你们不应该有孩子!你们把什么样的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你们生下了多么难看的人,使他们以后一辈子都为此而痛苦!”叶·格鲁申柯把维拉演得既细腻又准确。这个人物必须仔细审视,人们会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表现出她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
影片的结尾像童话故事那样地美满,观众看到对面楼房的一扇扇窗户内姑娘、女人、老头等人的日常生活图景。这些画面似乎与本片的情节无关,它们直接来自生活,但这些画面点明了影片的内涵: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争得第一,不在于出人头地。生活的意义在普通人和谐的日常生活中。
本片的景色拍得很美,郊外田野上长得多半个人高的青草在微风吹拂中摇曳,维拉微笑着在草丛中走着,此情此景激起了伊果利对生活的热爱,他禁不住吻了一下维拉的脸颊。伊果利和维拉的感情是在他们共同“做好事”,共同去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然滋长的。
维拉使伊果利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与过去不同了:他拒绝到老上级主持的新机构“体育运动保障协会”去谋求高职,宁愿当一个普通的磨刀工。
最后一场戏,从伊果利住所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电子钟上的时间:00.00。维拉幸福地说:“现在就是去死也心甘情愿。”这就是说,她已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也就是说,生活开始了。
她说:“多可怕啊。这世界像是刚开始,还什么都没有,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但钟又开始走了,00.01,00.02,00.03……伊果利说:“一切都又运作了。”生活又在继续,但对这两个人来说,生活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