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介绍】:
1976 彩色片 158分钟
英国独立电视公司摄制
导演:斯图亚特·罗森伯格 编剧:斯蒂夫·沙甘 戴维·巴特勒(根据麦克斯·摩根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比利·威廉姆斯 主要演员:费·唐纳薇(饰丹妮丝·克莱斯勒) 马克斯·冯·西多(饰施罗德船长) 奥斯卡·威纳(饰克莱斯勒医生) 马科姆·麦克道维尔(饰麦克斯·冈特) 奥逊·威尔斯(饰埃斯特兹)
【剧情简介】:
1939年5月1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在德国纳粹总部,汉堡-美洲轮船公司所属的客船圣路易号的一名管事席恩迪克(安排在船上的纳粹党代表)在受领任务。
圣路易号即将载送937名犹太乘客从汉堡驶往哈瓦那,这是一个假施仁政的烟幕。席恩迪克的任务是与驻哈瓦那的高级间谍霍夫曼联系,取回从美国迈阿密转移到古巴的重要情报。
码头上,法西斯军官粗暴地办理着这批被迫离开德国的犹太旅客的登船手续。罗森太太和女儿安娜战战兢兢接受检查和盘问。在汉堡有情夫的犹太女人莱妮,为了两个小女儿的安全,不得不送她们走。两名教员波兹纳和马纳斯刚从集中营出来,正匆忙赶往码头,打算乘圣路易号去古巴。路上他们遭到一队纳粹党徒的毒打。他们来到船上后,又受到法西斯分子席恩迪克一伙的仇视。豪泽尔夫妇希望在哈瓦那与女儿米拉团聚。克莱斯勒教授曾在柏林大学任教,同时担任医院院长,在德国排犹时被免除职务。他和夫人丹妮丝登上圣路易号,是船上身份最高的旅客。圣路易号起航了。
犹太旅客庆幸离开了虎口。近两年一直受到秘密警察追捕的罗森律师愤怒咒骂:“刽子手,杀人犯!”但他们对祖国仍有一种特殊的惜别之情。
年老体衰的魏勒教授,在法西斯迫害下,长期卧病床榻。夫人丽贝卡对他十分体贴关怀,两人相依为命,他们庆幸噩梦快过去了。罗森先生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去,法西斯的迫害使他精神上备受压抑,他甚至怀疑每个船员都是法西斯分子。船上举办舞会,船长年轻的管事冈特与罗森的女儿安娜一见钟情。
在餐桌上,克莱斯勒教授谈到他在国内为犹太人看病,也为党卫军看病,还说“作为医生我有义务给任何一个要求我治病的人看病”。听了他的这番话,罗森大为反感,愤然离去。
船长施罗德富有正义感,他曾拒绝加入纳粹党,他发现席恩迪克一伙人在旅客交谊厅唱纳粹党歌,前去制止。席恩迪克说没有一条法律禁止他们唱纳粹党歌。
施罗德船长不顾席恩迪克的狡辩,下令:“都滚出去。”席恩迪克想到上级不准他和船长发生冲突的嘱咐,只好乖乖离去。
然而,席恩迪克又导演了一出诡计。船上的交谊厅为旅客们放映一部爱情喜剧影片,这使多年来不能进影院的犹太旅客感到欣喜。中途却突然改映希特勒演说的新闻片,旅客们顿感受到愚弄纷纷离去。在一旁得意的席恩迪克一伙笑了。
大副向施罗德船长宣读总经理来电:你们务必全速前进,一切很正常,但哈瓦那局势不稳。船长感到疑虑,既然一切很正常,何必全速前进?他感觉到这次航行被人利用了。
1939年5月18日,围绕圣路易号的一场肮脏交易正在哈瓦那一家豪华饭店里进行。汉堡美洲轮船公司经理克拉辛陪伴霍夫曼,在这里会见古巴移民局局长贝尼特兹。
煽起反犹风潮的霍夫曼设法要求古巴当局准许圣路易号靠岸,为的是和席恩迪克联系,把从美国转移来的材料送回德国。克拉辛对贝尼特兹说,他希望古巴当局能撤消圣路易号不能靠岸的法令。贝尼特兹对霍夫曼说:“这件事是你们先造舆论,说这些难民有多坏,现在又对我们不欢迎难民表示不满。”克拉辛要挟说:“我们轮船公司跟你来往一向没有亏待了你,要这样我们今后就很难合作了。”贝尼特兹狡诈地说:“同意难民上岸是5月2日,颁布法令是5月5日,所以毫无影响。总统只不过作了个小小姿态,并不会有损大局。这就是古巴人的心理。”
罗森先生的心情一直很压抑,总感到有人在耍弄他们,罗森太太感到有些不耐烦了,她对罗森先生说:“不能什么都靠我一个人,你得帮助我”。罗森神经质地哭起来。女儿安娜进来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不安。
罗森太太对女儿说:“你去找个年轻人做朋友吧。他看见你快活,就会好起来的”。
安娜来到甲板上,从冈特那里得到了温暖。
她告诉冈特,近两年她父亲一直遭受秘密警察追捕,那日子无法形容。
古巴,哈瓦那的米拉玛赌场。施特劳斯大夫为圣路易号上两个女儿能够上岸向巨商埃斯特兹求助。
欧洲犹太事务所所长莫里斯·特鲁珀为了圣路易号犹太乘客的登岸问题与克拉辛办交涉,他指责轮船公司发给圣路易号旅客的上岸许可证是张不管用的废纸。他看出纳粹德国突然让一千名犹太人出国是有阴谋的。
船一开出,纳粹为什么在欧洲在南北美洲大造反犹舆论?他想要追个水落石出。
1939年5月25号,晚上,船上举行化装舞会,安娜与冈特沉浸在柔情蜜意中,同时,他们又为圣路易号即将到达哈瓦那增添了离别的忧愁。
舞会上旅客被一位女歌手演唱的怀念祖国的哀伤歌曲深深感染,席恩迪克感到很诧异,他没想到,犹太人竟然还会这样想念德国。大副说:“他们也是德国人。”船长找来克莱斯勒,告诉他一小时前汉堡-美洲轮船公司经理发来一份电报,说古巴总统声称圣路易号触犯古巴法律,可能会引起麻烦。船长想组织一个旅客委员会共同商讨如何避免旅客发生恐慌问题。
虽然克莱斯勒不愿意出面负责,但他答应在需要时效劳。
特鲁珀找到巨商埃斯特兹,求他帮忙解决旅客上岸。埃斯特兹劝他不要着急。特鲁珀希望埃斯特兹能安排他见总统。
埃斯特兹说要有个理由。特鲁珀大为恼火:“937个人不是理由吗?在这个岛国我能找到的只有香蕉、雪茄、妓女和政客!”埃斯特兹向他解释说:“你心里明白,天底下最腐败的不光是古巴。你们文明人要比我们野蛮人复杂,可我们就这样简单。
说穿了,是把你们当商品当做筹码使用”。
他接着说:“总统在拒绝接受难民的时候不是说过,这会造成经济上无法承受的负担。这是他为你开的方便之门。你的事务所能否提供一笔保证金,数目大到足以负担这些人半年的生活费用?”特鲁珀冷笑着反诘道:“有了这笔孝敬就能使犹太旅客受到欢迎不成为救济对象了?”
1939年5月27日,圣路易号接近了哈瓦那港口,船上的犹太旅客奔走相告。豪泽尔夫妇激动地告诉别人他们的女儿米拉一年前来到古巴,现在当外文教员,其实他们的女儿已沦为妓女。由于古巴官方的禁令,乘客一律不准上岸。
汉堡-美洲轮船公司驻古巴的经理克拉辛上船来见施罗德船长,船长要他解释为什么旅客的上岸许可证无效了?克拉辛油滑地说:“你把船开到哈瓦那就算尽到责任,这些犹太旅客跟你无关了。”船长一听怒不可遏:“我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犹太人,在他们下船以前,我要对他们负责任。你给我赶紧想办法让他们上岸!”此时旅客们正在船上寻觅着自己的亲人,船却离开了码头。
当罗森意识到不能在哈瓦那上岸,精神上彻底崩溃了。他歇斯底里地用刀子把自己弄伤,然后跳入海中,以自杀表示抗议,被古巴巡逻艇救走。5月30日,德国间谍霍夫曼买到一张通行证上了船。他向船上亮出高级谍报员身份,要求船长允许船员上岸休假,而且第一批人员中必须有席恩迪克。船长十分气愤。霍夫曼讲出冷酷的事实:这900多名犹太人只不过是人渣,是搞政治宣传的工具。
德国政府本来就没有打算让这些人上岸。我们要促使全世界都知道这些人是麻烦。
门外的冈特听到了他的话。
施特劳斯没有办法,拿着埃斯特兹的名片来到妓院找妓女米拉帮忙。
米拉想到船上的父母,答应尽力帮忙。施特劳斯终于见到外交部长,拿到签证。
犹太旅客羡慕地看着他把女儿接上小船。
几经交涉仍毫无结果,施罗德船长只得指挥轮船离开古巴,寻找允许乘客上岸的港口。特鲁珀来到船上,在一片要求上岸的呼声中走进交谊厅,他说:“全世界都在关注你们,为你们祈祷,我们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历史上我们之所以能幸存下来,就因为我们从不丧失信心。
”根据古巴总统的命令,圣路易号就要驶离码头,米拉买通了警察,上船探望她的父母,豪泽尔太太看到女儿浓妆艳抹的样子,心生疑虑。米拉留给他们一笔钱,豪泽尔太太愈加怀疑,豪泽尔先生看出女儿有难言之隐,呵斥道:“别问了,她是我们的女儿,不管出了什么事,总有原因的”。
米拉含着泪对妈妈说:“我爱你,我还是我,我没变。”
1939年6月6日,圣路易号到达美国佛罗里达州沿海,可是美国巡逻船禁止圣路易号在美国任何港口停泊,圣路易号只好返回欧洲。
冈特心里清楚船最终要返回汉堡。
安娜深感前途渺茫,她知道像她这样一个姑娘进了集中营会有什么遭遇。
她哭着要冈特答应她不进集中营。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感到无力挣脱悲惨的命运,终于绝望了。
船长有事找不到冈特,他来到冈特的房间,发现这对热恋的情人已经双双惨死在床上。
这天,丹妮丝听乘务员说罗森太太已有两天没有走出自己的房间了,她来到罗森的房舱,看到罗森太太由于神经接连受到刺激,在剪自己的头发,她不听丹妮丝的劝阻,说:“我这人应该受到惩罚。我对不起我女儿。
我真后悔,我要上帝还我女儿。
”丹妮丝紧紧抱住罗森太太对她说:“安娜死了,可你丈夫还活着,他需要你。”罗森太太看着自己剪下来的头发,痛哭起来。
丹妮丝在这场生死搏斗中深感环境压抑,她责怪冈特和安娜不敢活下去。她恨克莱斯勒变得胆怯和自卑。
她对克莱斯勒说:“别人都在想脱身的办法。我们不能再等了,你去找船长,请他想想办法。
”在此同时,波兹纳等人害怕圣路易号船返回汉堡,落入纳粹魔掌,他们劫持了驾驶台,让船长改变航向。这时,克莱斯勒来找船长,他斥责波兹纳等人是在干蠢事,如果水手攻上驾驶台,他们就完了。
波兹纳痛恨地说:“明天,过了英吉利海峡,就快到汉堡了。我们从集中营放出来的人都限14天内离开德国。
要回去就得被处死。我们不回去。”船长保证不使这样的事发生,马纳斯问:“你以什么保证?”克莱斯勒说:“他以人的名义来保证。你们知道他为我们做了什么吗?他请求过古巴总统,请求过我们驻古巴的大使,准许我们在哈瓦那上岸,他冒了多大的风险!他有子女,有家庭。
”波兹纳问:“怎么能够保证他不把我们送回汉堡?”克莱斯勒发了火:“他就是我们的保证!你知道怎么开船吗?你要接手,我们就完了。”风波平息了。
船长走到克莱斯勒身边,说他接到一封200名旅客的联名信,他们起誓宁愿投海自杀,也决不回到汉堡。同时船长想到一个绝处逢生的办法:在英吉利海峡的口子上有一片暗礁。准备把船撞上去,放一把火,然后让旅客撤上岸。但是要做得像一次真正的遇难。
克莱斯勒赞同说:“干吧,就照你这样干吧!”
1939年6月15日,船长和船员在焦躁不安中做好触礁的准备工作。就在船长将要命令报务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刻,收到特鲁珀发来的电报:全体旅客上岸的交涉胜利结束。比利时、荷兰、法国、英国政府都同意接受所有的乘客。
全船的人都松了口气,旅客们热泪盈眶,掌声雷动。
可是这些犹太人真的能就此脱离苦海吗?两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纳粹德国的铁蹄践踏了欧洲。在荷兰的波兹纳和在法国的马纳斯又被德国秘密警察逮捕,双双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克莱斯勒夫妇也被关进集中营,侥幸保住生命。船上的937名乘客有600多人在集中营里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罗森夫人总算幸存下来,在英国和丈夫团聚。席恩迪克1945年在汉堡被英军击毙。施罗德船长战后被诬告为战争罪犯,由于圣路易号幸存者的证词,使他受到昭雪,并被西德政府授予一枚博爱勋章。。
【鉴赏】:
影片《苦海余生》根据麦克斯·摩根的同名小说改编。
作者依托真实的历史背景,根据当年的许多真人真事,认真进行采访,苦心搜集材料,终于以激动人心的艺术笔调,写出了《被置于死地的航程》一书并获畅销。1976年,美国制片家罗伯特·弗赖尔根据这部书的描述进行改编,并组织拍成电影。影片由富有才华的导演斯图亚特·罗森伯格导演。
50年代,罗森伯格就在美国三大电视网当过多年电视片导演,1960年他刚开始拍摄第一部故事片,就因为他同情和支持演员们的罢工而被迫离开好莱坞,直到1967年才重返电影界。他执导这部影片《苦海余生》,一举成功,显示了他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才华。《苦海余生》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一条轮船上,是个场景高度集中,不容易产生变化的戏,同时又是一个演员众多的群戏,场面调度、角色分配很不容易处理,但善于设计场面、善于运用富有概括力镜头的罗森伯格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影片不仅具有较强的可看性,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影片1976年在美国公映后,美国报刊和电影评论大都予以赞扬。《纽约每日新闻》、《四海》杂志、《贝根记录报》等都将它评为“本年十大优秀影片之一”。
在竞选1976年奥斯卡金像奖时,《苦海余生》获得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改编、最佳作曲三项提名。
《苦海余生》作为一部优秀的具有广泛国际性影响的反法西斯影片,它的成功当然与所选择的反法西斯题材本身有关。影片所表现的是在那个阴云笼罩的岁月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个真实事件。
这个事件是当年法西斯暴行的一个记录,是一场世界性灾难的序曲,影片也就成为历史的一个缩影。当许许多多无辜善良的人们横遭灭绝人性的德国法西斯迫害,当整船937名无辜和善良的犹太人被当做“人渣”运抵外洋,当这些教授、医生、工人、妇女已不被作为人而被肆意践踏的时候,每个有人性的观众都不能不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同时,影片撼人心魄处还在于对这个题材表现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影片不是典型的情节故事片,而是对一个真实的事件的描述,在937名旅客中,影片集中表现了其中的十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让观众通过具体的个体,看到和感受全体。
影片还有一个特点是,在有限的篇幅里,以准确、精微的笔触和细节刻画的真实性表现了人物心灵的真实。仅有事件的真实并不一定生动,特别是影片不是直接展现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它的生动性是在相当具体的人物塑造中透视不同人物心灵而使观众获得的。
片中有一个到古巴谋生不幸沦为妓女的德国犹太姑娘米拉。当施特劳斯为接女儿下船来找她帮忙时,开始米拉把他当成了嫖客,因而她的言行完全是对待一般嫖客的表现。
但当她知道施特劳斯是为救女儿的事来找她,她立刻抓起一件衣服遮在半裸的上身,端坐起来并客气地对对方说:“请坐”,这些细微处折射着米拉心灵深处的善良。当她到圣路易号上将自己用肉体换来的钱交给父母时说:“我还是我,我没变。”观众完全相信她的话,因为观众已经看到她善良的心底没变。又如善良的船员冈特爱恋着犹太姑娘安娜,为了表达爱情,他掐了一朵小白花准备送给安娜,但当他拿出小白花时,花已经被揉碎了。
最终,冈特和安娜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这被揉碎的柔弱的小白花则成为一个暗示——他们纯真的爱情之花还未盛开就凋谢了,他们的爱情在那种环境背景中不可能成为盛开的花朵。这是一部朴素的影片,没有时髦的技巧,影片所表现的每个人物着墨不多,但都有属于自己的、可以让人透视的生活轨迹和情感归宿,影片最后一一介绍了他们的命运结局,自然引发观众的深深缅怀和追思,还能触发观众更深的思考。
影片的成功和它集中了一批欧美各国着名优秀电影演员、舞台演员分不开,这又是一部优秀的演员影片。每个人都有相当细腻的表演。其中既有三四十年代独当一面的大演员,也有50年代就获得国际电影节演技奖的着名演员,如扮演犹太律师罗森先生妻子的美国演员李·格兰特,时年50岁,她曾经拍过20多部影片,1975年她因在《洗头》一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演技金像奖。她是一个富有政治激情的人。
1948年,作为一名只有19岁的青年演员,她就因从事进步戏剧活动而被非美活动委员会列入黑名单。当她的一位朋友遭到非美活动委员会审讯致死后,她发表了沉痛的演说,控诉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卑劣行径。
她所具有的可贵的正义的政治品质,使她在《苦海余生》中得以充分发挥优秀的感人的演技。影片中,罗森太太因丈夫跳海、女儿自杀而终至精神失常,丹妮丝太太赶来极力劝解她,在那场戏中,她的表演十分激动人心,既充分显示了李·格兰特作为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也显示了她作为一个正直的人的情感力度。
这段感情宣泄戏也成为对当年希特勒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民的有力控诉。
内赫米亚·珀索夫,犹太人,时年59岁,青年时期曾进入演员培训所学习,以后主要从事舞台演出。
他1948年开始拍片,1953年因参加影片《战地情天》的拍摄获薛尔维西亚奖。在影片《苦海余生》中珀索夫扮演豪泽先生。这位犹太演员的表演深沉真挚,十分感人。片中有一场戏,豪泽夫妇在船上终于见到久别的女儿,当女儿拿出一扎钞票送给双亲时,豪泽先生已经完全理解女儿的生活处境,一方面,他自己必须抑制悲痛的心情,一方面他又要安慰痛苦的女儿,他还得劝阻怀疑女儿生活不轨的妻子,仅仅十分钟的戏,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费·唐纳薇,1941年1月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先后在佛罗里达州大学和波士顿大学戏剧系学习。1967年主演《邦尼和克莱德》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她是纽约演员剧团培养出来的着名女演员,1976年主演反映电视广播黑幕的影片《电视网》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唐纳薇的形象富有一种古典的高洁美和尊贵感,在影片《苦海余生》中她扮演犹太医生克莱斯勒教授的妻子丹妮丝。
在茫茫大海孤舟一叶的险境中,尽管她同样被纳粹的恐怖折磨得非常痛苦,但外表依然镇定自若,衣着总是那样考究,表情总是那样冷峻,她在遇到纳粹分子时眼睛里总是显出一种傲岸不屈的锋芒和掩饰不住的对纳粹的怒火。
这些优秀演员的表演告诉我们,对《苦海余生》这类影片的鉴赏当然离不开情节描述性内容,同时更离不开对所观看事件“过程”中各种人物的体验的体验,特别是对各种人物情感和心灵表现的体验。
影片《苦海余生》的故事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它告诉人们不要忘记昨天,不要忘记人类曾经遭受的磨难,只要法西斯存在,苦海再现的危险就存在。在那场人类劫难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部影片还提醒我们,也不要漠视今天,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珍重人的自由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