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介绍】:
1987 彩色片 85分钟
波兰电视台/西德SFB电视台联合摄制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茨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摄影:斯拉沃米尔·伊德基亚克 主要演员:米洛斯瓦夫·巴卡(饰雅采克) 克日什托夫·格洛比什(饰皮奥特) 扬·特萨日(饰沃德马拉)
本片获198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欧洲电影最佳影片奖,波兰格旦斯克电影节金熊奖;1988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评委会奖
【剧情简介】:
影片开始于三个平行的叙事线索。
华沙一个平凡的清晨。这一天,来自农村的流浪汉雅采克又开始了他的街头游荡,似乎毫无目的地在一个街区上闲荡,不断地向人们寻问城堡广场的出租车站。除了一些阴险冷酷的恶作剧,他似乎没有任何可做的事情。
但是在他的肮脏的挎包里有一根铁棍、一条绳索,他已预谋杀死一个出租车司机——随便哪一个。
而此时,有洁癖的出租车司机沃德马拉正在过分认真地擦拭他的车子,他向一个卖菜的姑娘调情,却洋洋得意地戏弄了一对等候多时的男女。他似乎极为苛刻地挑选乘客。
也是在这个早上,见习律师皮奥特——一个充满了正义热情与理想的年轻人面临他生命中一个关键时刻:他将在这天通过他的律师资格考试。他与考官们热烈争论,他坚持惩罚不是法律的目的,因为它并不能制止罪行。除了皮奥特,这是相当平常而乏味的一天。雅采克进了一家影院,旁观了一场斗殴,在一家照相馆放大了死去的小妹妹的照片,在厕所里无端殴打了一个兴高采烈的陌生人,尔后他到了城堡广场。沃德马拉在路上用自己的早餐喂了一条路边的野狗,买了几张彩票,继续戏弄想要乘车的人,并来到了广场上的出租车站。而皮奥特终于通过了他的考试,他狂喜地骑着摩托穿行在大街上,他想让所有人分享他的快乐。
在广场上,他接了自己的妻子,他们一同进入了一家咖啡馆,幸福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此时,雅采克也正在这同一家咖啡馆中,他已做好了全部谋杀的准备。他走出门去,登上了沃德马拉的出租车,要求他向郊外开去,在荒僻的郊外,雅采克用准备好的绳索套住了司机的脖子,用力收紧,而身强力壮的沃德马拉全力挣扎,两人久久地角力,终于司机不再挣扎。就在雅采克准备拖走尸体的时候,司机竟再一次挣扎地伸出手臂按响了喇叭,响亮的声音在旷野中久久回荡。
雅采克恐惧地操起铁棍一次、再次地猛击司机的头部,后者圆睁着双眼,松开了手。就在杀人犯用毯子包起尸体,把它拖向河边时,“包裹”里又传出了求救的声音,这一次,雅采克歇斯底里地搬起一块石头反复朝司机头上砸去,直到毯子里淌出了一股股污血。
做完这一切之后,雅采克怡然自得地坐进车里,吃着死者留下的三明治,把车子开到女友那里,邀她出游。
雅采克很快被抓获。
他的辩护律师是皮奥特,这也是他的第一桩案子,尽管皮奥特竭尽全力为雅采克辩护,但后者仍毫无疑问地被判处死刑——因为律师所做的实际上是一篇废除死刑的精彩演说,舍此,雅采克的罪行无可辩护。皮奥特极度沮丧、心灰意冷,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
在雅采克被执行绞刑的那一天,皮奥特应前者之邀来到死牢。他的同事竟在死牢前祝贺他喜得贵子。
刽子手已做好了行刑的全部准备。雅采克对皮奥特谈到了他钟爱的小妹妹,谈到了她意外的死使他背井离乡,谈到了母亲,谈到了他对自己的墓地和宗教仪式的希望。他恐惧死亡、绝望无助,他不停地说,希望藉此延长片刻的生命。皮奥特对他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负疚与同情,他一次次地否定了卫兵的执刑通知,为雅采克争取多一点时间。
但那一时刻终于到了,雅采克混身颤抖,绝望挣扎,但终于被套上了绞索。死刑之后,皮奥特独自驾车来到郊外,在黄昏的夕照中,绝望地为雅采克、也为自己而哭泣。。【鉴赏】: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因他的《十诫》系列片成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影坛的“热门话题”,也使他被命名为“后大师时代”凤毛麟角式的“世界级天才”。
1987年,他的第四部故事片,也是《十诫》中的第一部(尽管它在《十诫》中的序号是第五)《关于杀人的短片》(简称《杀诫》)为他赢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欧洲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费利克斯奖,及波兰格旦斯克电影节金熊奖。由此开始了他的《十诫》系列片对全球的震动和征服。
基耶斯洛夫斯基之拍摄《十诫》,是他的一次机遇,也是他的一次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耶斯洛夫斯基是颇为传统的:他认为自己——一个艺术家首先应该忠实于社会、观众、人与艺术的内容。
在他看来,在一系列的社会变动和冲击下,波兰的公众幻想破灭,社会渐次坠入冷漠。“任何事情都异常混乱。再没有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在继续生活”。于是,“我们认为也许我们值得回到那种指导人们生活的最简单、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中去”。
为了表达这种原则、或曰道德、或日规范,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创作伙伴、编剧皮耶谢维茨的建议下选择了《十诫》。
他声称自己是一个“古老的”人道主义者。而人道主义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那里不是一份媚俗的煽情或廉价的乐观,它甚或不是一缕宽容或温馨;它只意味着对人的最基本的期待和信任,它只是一阵酸楚,一道终极防线,一种悲观但不绝望的彼岸。
或许《杀诫》是《十诫》中最为典型的一部。
《杀诫》所涉及的二难处境如同一个绝望的魔咒,一个埃舍尔式的梦魇世界。它远非一个现代社会、或现代文明的特殊困境,而是与人类社会同样古老的怪圈。如果说,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神圣与尊严,是文明的端头,是人类的基本道德和必需的禁忌,是人道主义者的最后防线;那么杀人——“擅取他人性命”,便永远是一种罪恶,一种十恶不赦的罪行。
于是,“杀人偿命”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亘古一法”。对杀人凶手的复仇,便成为最为古老的正义之举与正义之声。然而,同在尊重生命的意义上,同在《圣经·十诫》的“汝不可杀人”作为人的权限的意义上,杀人犯以种种名义或无名所犯下的罪行,和复仇者在正义之名下的所为、以及以法律/惩罚之名所执行的死刑判决同样构成了对生命尊严的践踏,对人类生命的戕害,对人的权限的僭越。
但不以死刑来完成对杀人罪的惩戒,便不足以表明他人生命的神圣,便不足以构成对欲擅取他人性命者的威慑;而死刑的执行,则无疑是一种社会性的暴行,成为人类文明的自我贬值与自我亵渎。赞同与反对死刑,便始终成为法学界莫衷一是的话题;它同时成为人道主义的终极困境之一。
它似乎必须在两种暴行中做出抉择,但这抉择是无法做出的:同为对生命的戕害,只是其中之一获得了体制的保护与认可罢了。然而,拒绝作出抉择,或选择成为激进的死刑反对者,同样或流于伪善,或显露出无力与孱弱。
与《十诫》中的其它篇章相比,《杀诫》的叙事构成要单纯、缜密得多。除却序幕(一个镜头段落)和尾声(一个场景)之外,整部影片由四个大组合段构成。
第一个大组合段是平行叙事组合段交替呈现出杀人犯雅采克漫无目的的漫游、被害者出租汽车司机沃德马拉出车前的准备、未来的辩护律师皮奥特的律师资格考试。第二个大组合段是雅采克残忍的、冷血的杀人。第三个大组合段是死刑宣判后皮奥特的困惑。第四个大组合段是交替叙事组合段,与皮奥特、雅采克临刑前的谈话同时呈现的是刽子手、检察官、监狱长执行死刑的准备,直到执行死刑的全过程。
影片主部是杀人与死刑两个大段落间详尽的顺时呈现,它们构成了影片令人难于承受的杀戮行为的复沓。在《杀诫》中,对这双重暴行做出微弱的抗议与挣扎,是辩护律师皮奥特。
但在《杀诫》之特定情境中,皮奥特为注定失败的事业所做的战斗,甚至不能使他成为一个西西福式的英雄,相反使他成为一个严酷现实面前的无能的孱弱者,一个不堪一击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多重意义上的失败者。他只能成为一个不称职的忏悔牧师,但一如他无法拯救雅采克的生命,他同样不能拯救雅采克的灵魂:他无法赦免罪恶、或许诺新生。
在《杀诫》中,影片叙事人是绝对抽离的,固定、运动的摄影机完美地构成了间离的、纪录式的镜头风格。
与此同时,影片叙事人又是充分介入的,影片呈现出一种空前风格化的特征:几乎所有的镜头都被加挂的滤色镜改变了其“自然”色彩;从浊绿到棕黄的画面,呈现出一派单调、阴森、肮脏的印象主义式风格。与《杀诫》中的纪录风格同在的,是几近自然主义的事件呈现。影片中的事件与人物似乎是极端偶然地、未经剪裁地被摄入了镜头。
然而整部影片却有着一种严格的、几近经典“三一律”的叙事结构:匀称、清晰。
《杀诫》无疑是一部关于死亡——和平时期的“非正常死亡”的影片,事实上,影片中有两个完整的、过于完整、精细、客观的段落,用以呈现两次死亡/杀戮的过程。在沃德马拉遇害的段落中,生命呈现出它惊人的坚韧与顽强。相对于死亡,出租车司机有着过分强健的生命和几近动物本能的求生欲望,以致凶手雅采克不得不动用三种凶器:绳索、铁棍和石块来三度行凶。
但在这一段落中,生命的顽强与其说是对生命的礼赞,不如说凸现、点染了死亡、杀戮的肮脏与丑恶。而影片中两个以抽离的、纪实风格拍摄的死亡/杀戮段落,同时被精心地构置为一次戏剧式的对位。
冷酷而凶残的杀人犯雅采克在死刑面前几乎重演了他的被害者所表现出的一切:同样顽强而卑怯的求生欲,同样本能而无效的挣扎与反抗。尽管一个是卑鄙的谋杀,一个是正义的行刑;但被杀者同样被呈现为绝望,无助与迷惘。
尽管影片充满了对偶发事件与无为时间的纪实式呈现,但事实上,影片中有着众多的戏剧性巧合。一系列的偶合使这三个可能永不相识、相逢的路人宿命式地勾连在一起,如同一次“萨马拉约会”——死神之邀。然而,基耶斯洛夫斯基构置了这些巧合,却没有强调这些巧合。它们当然不是“天下真小”的感叹,也不是一种宿命论意义上的认可与无奈;它们只是呈现了一种残酷的“机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世界是一处“交叉小径的花园”。
这是一个死亡与杀戮的故事,但其真义却在于生命。尽管不无困惑与质询,基耶斯洛夫斯基仍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中固守着人道主义的最后防线。直面着现代世界,直面着邪恶与罪行,直面着文明的困境;同时仍用大写字母来书写生命。。
关于杀人的短片(波兰·西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