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介绍】:
1962 彩色片(70毫米宽银幕) 222分钟
英国地平线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戴维·里恩 编剧:罗伯特·博尔特 摄影:弗雷德里克·扬 主要演员:彼得·奥图尔(饰劳伦斯) 艾列克·吉尼斯(饰费萨尔) 奥马尔·萨里夫(饰阿里) 安东尼·奎因(饰奥达·阿布·塔伊)
本片获1962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音乐七项奥斯卡金像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四项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编剧四项奖
【剧情简介】:
1935年。
在英国某乡间公路上,赋闲在家的劳伦斯上校因车祸丧生。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位记者采访死者的故旧,他听到了对劳伦斯种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控制着埃及,而苏伊士以东的大片阿拉伯地区则为德军盟友土耳其人占领。在开罗的英军司令部,默里将军认为英国的首要任务是战胜德军,然而英殖民部阿拉伯局的负责人德赖登却考虑的是如何占领阿拉伯地区。阿拉伯哈理部族首领费萨尔亲王不满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率部起义,攻打麦地那要塞。德赖登急于弄清费萨尔的意图,他查知中尉劳伦斯是阿拉伯问题专家,便借调他去执行这项使命。
劳伦斯在一个贝都因(阿拉伯人对游牧民的称呼)向导的带引下穿越茫茫沙漠,向麦地那进发。在一座水井边,向导被忽然出现的费萨尔的儿子阿里射杀,劳伦斯不禁为部族仇杀所震惊。
劳伦斯在沙夫拉遇见了英军派驻的顾问布赖顿上校,布赖顿要他见亲王后少说多听。
贝都因骑兵不敌土耳其军的飞机大炮,费萨尔被迫听从布赖顿的建议南退红海港口延布。布赖顿意在使阿拉伯人接受英军武装训练,成为受英控制的军队,而劳伦斯却主张北取亚喀巴,在阿拉伯心脏地区大马士革一带开展游击战,发挥游牧部族的优势。布赖顿斥其为叛徒,费萨尔却单独留他密谈。
原来费萨尔要做国王。既不愿臣服土耳其,又对英国抱有戒心,企图取其枪炮而不受其控制。他问劳伦斯效忠哪方,劳伦斯让他不要听命于英国。
劳伦斯经缜密考虑,大胆提出带50人穿越缺水险恶的内夫得大沙漠,从背后攻占海湾重镇亚喀巴。
阿里为其睿智折服,决定带队前往。远征队顶着烈日、忍着干渴艰难地行进着。在穿越最酷热的“铁砧”地带时阿里决定夜间行军,天亮后发现队员加辛掉队了。阿里认为他注定要被晒死,劳伦斯却说世间没有注定的事。他不顾阿里的反对,硬是折返把加辛驮了回来,当两人抵达水井边时,受到阿里及其部下热烈的欢迎,阿里烧掉了劳伦斯的军服,赠给他一套酋长服。豪维部族的首领奥达忽然出现,他因井水被占用而与阿里唇枪舌剑,劳伦斯从中斡旋,奥达的态度才缓和下来。
劳伦斯深知他非常贪婪,便谎称亚喀巴有大量金币,奥达果然受其摆弄,率部冲向亚喀巴。途中加辛打死一个豪维人,双方立时剑拔弩张,一场部族冲突眼看不可避免,劳伦斯亲手枪杀了加辛,豪维人方猛扑亚喀巴。
土军对这背后来的袭击毫无防备,海岸炮又无法掉转炮口,亚喀巴很快被占。奥达发现城中只有纸币而无黄金,直呼上当。劳伦斯立据保证10天内从开罗给他带回五千金币,外加枪支弹药。劳伦斯带领自愿跟随他的两个哈理少年法拉和杜德横穿西奈沙漠,途中遇上沙暴,杜德不幸陷身流沙。历尽千辛万苦,两人终于抵达开罗。劳伦斯向新任英军司令艾伦比将军力陈攻占亚喀巴的战略意义,认为它对英军东进大马士革和南下麦加都极其重要。
艾伦比完全满足了他的要求(甚至还同意他向阿拉伯人保证没有领土野心),并擢升其为少校。德赖登赞其办到了他们想不到的事,先前斥其为叛徒的布赖顿此时却认为应给他授勋。
劳伦斯率领用英国轻武器武装起来的贝都因骑兵神出鬼没地袭击土军的铁路线,给其以沉重打击。
美国记者本特利前来采访,“阿拉伯的劳伦斯”由此成为世界性的传奇人物。
然而奥达的骑兵积习难改,他们袭击火车,劫掠一空,然后便满载而归,要待来年才再出征。只有阿里率20个哈理人跟随劳伦斯,一次袭击火车不成,法拉反受重伤,依照贝都因人不把伤员留给敌人的惯例,劳伦斯被迫枪杀了他。
劳伦斯带阿里潜入德拉城侦察,被土军抓走,原来土军省督垂涎他碧眼白肤……劳伦斯怒不可遏,一拳将其击倒,招来一顿毒打。后虽被阿里救出,但其精神已然崩溃。他不顾阿里反对,只身回到英军司令部,决心做一名普通的军官。
他走进艾伦比的办公室,发现费萨尔正讥讽英国人的言而无信。原来英法早已密签赛克斯—彼柯协议,商定奥斯曼帝国崩解后瓜分其阿拉伯领地。劳伦斯表示他辞职纯然是个人原因,艾伦比竭力加以劝解。
他定于下月16日占领大马士革,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阿拉伯义军的侧面配合是不可或缺的,而能指挥义军的,非劳伦斯莫属。他本人将为岁月尘封,但劳伦斯却会因这一壮举而名垂青史。劳伦斯不禁怦然心动,他与艾伦比几经讨价,终于争得了阿拉伯人对大马士革的管理权。临别时他声称将先于艾伦比进驻大马士革。
劳伦斯重又召集起贝都因人,浩浩荡荡向大马士革挺进。途经一个刚被土军劫掠过的村庄时,劳伦斯望着那尸横遍地、残垣烟绕的劫后惨象,不禁怒火中烧。
他们赶上败退的土军,劳伦斯不顾阿里的劝阻,在其他阿拉伯人的鼓噪下,下令杀死全部土军。当艾伦比率英军进入大马士革时,城里早已插满阿拉伯旗帜。
老谋深算的艾伦比下令英军原地待命,工程医务等技术部队不许进城。
劳伦斯将各部族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阿拉伯委员会,然而在市政大厅召开的圆桌会议乱得不可开交:贝都因人不会管理现代城市,甚至连开会协商问题的规矩也不懂。哈理人管理的电话不通:缺电,豪维人负责的电厂停电;机器坏了,要修只能请英国工程师,劳伦斯坚决反对,因为那意味着英国的控制。这时城中忽然起火,鲁拉人管理的消防局因水厂输不出水而束手无策。阿拉伯委员会在一片责骂声中解体,不惯城市生活的各部族人马纷纷打道回府。劳伦斯梦寐以求的理想刚开始实现旋即被撕得粉碎。
艾伦比宣布提升他为上校,这样他乘船回国时便能坐头等舱了。精明的费萨尔却留在大马士革:他要和英国谈判,要实现他的帝王梦……。【鉴赏】:
1956年,英法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而出兵侵埃,最后以失败告终。
此事在英国引起巨大震动,舆论界、知识界、文艺界纷纷对英国的殖民政策进行反思。这是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帝国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国家政策以至人们的思想意识诸方面所进行的一次痛苦然而却是必需的重大调整。英对阿拉伯国家的殖民史是这次历史大反思的重要内容,人们在抨击政府的殖民政策时自然想到了“阿拉伯的劳伦斯”。本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的。
“阿拉伯的劳伦斯”确有其人,但经历却与本片所描述的不尽相同。历史真人全名叫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1888~1935),曾在耶稣学院专修历史,获学士学位。
1911~1914年随考古队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发掘赫梯遗迹,在那里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会了阿拉伯语并熟谙其风土人情,后又到西奈半岛绘制地图。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入伍,被派往开罗阿拉伯局。
1916年6月麦加统治者侯赛因起兵反奥斯曼帝国,10月劳伦斯抵希贾兹(今沙特阿拉伯)吉达港,结识了侯赛因的二儿子阿卜杜拉和三儿子费萨尔,后者指挥麦地那的贝都因军队。11月劳伦斯返开罗,要求当局提供黄金武器援阿反土,此后他便为费萨尔制定游击战略,他的袭击使大马士革至麦地那的铁路瘫痪。翌年7月,他率少量贝都因人经两个月艰苦的沙漠行军,攻占了亚喀巴,从而控制了除麦地那外的整个希贾兹。11月他在德拉被俘,遭毒打后逃了出来。
一个月后他参加了向耶路撒冷的胜利进军,被提为中校。1918年10月,他率阿拉伯人先于艾伦比几小时进占大马士革。
由于阿内讧严重,无法实现他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理想,加之英法早已达成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他被迫返回伦敦。10月30日,他当着英王乔治五世的面阐明自己的观点,拒领巴斯勋章。
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他大力活动,力图阻止英法瓜分阿拉伯世界,未能成功。费萨尔后来成了伊拉克国王,阿卜杜拉则成了约旦的统治者。
对比影片与史实,可以看出编导进行了大量艺术加工。影片对劳伦斯这一历史人物的总体把握基本上是忠实的,尽管多了几分激情,造型也更显俊逸。
为了进行性格刻画,编导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真实事件加以改造,或虚构一些细节。另外,为使影片更富戏剧性,编导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空间位置和因果关系都大胆加以更动。这些艺术加工招来了史学家的非议,然而如果仅把影片看作是一部艺术作品,则可说它是非常成功的。
影片一开始,劳伦斯骑着摩托车在崎岖的乡间公路上飞驶,前方突然闪现两个骑车人,他躲避不及,飞入路旁树丛中。
这既交待了劳伦斯的死因,也突出了他爱冒险、富有人道精神的个性。葬礼后的采访,对他是赞誉与贬抑并存,这更为他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并由此引出往事的闪回。
劳伦斯在司令部为同事点烟后,慢慢将火柴挤灭,对方好奇地模仿,却烫得直叫,问其奥妙何在,答日“忍耐”。这一小插曲又点出了他性格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一面,为他日后在酷劣的沙漠驰骋自如作了铺垫。
阿里在水井边射杀赫斯密族向导是全片的第一个高潮,它揭示了阿拉伯内部的裂痕有多严重,这也为影片结尾时阿拉伯委员会的失败留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编导以劳伦斯对此作出的深恶痛绝的反应来表明他在涉身阿拉伯事务的初期还是恪守人道主义的。与费萨尔密谈一场戏初次展示了劳伦斯形象最主要的一面;他有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同时又深谙阿拉伯事务,全身心地支持阿拉伯解放事业,甚至不惜与本国政府对抗。费萨尔谈到阿拉伯民族光荣的过去,但认为要重振雄风除非出现奇迹,这奇迹假劳伦斯之手后来确实出现了,但却毁于阿拉伯人自身的痼疾。为表现劳伦斯向命运挑战的不屈精神和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编导特意设计了一段他只身重返荒漠救人的情节,这一虚构情节又自然引出了下面一段史实:劳伦斯以行动赢得了阿拉伯人的拥戴,他们授予他酋长的礼服,尊称他为“艾奥伦斯”,这一举动表明他们已把他看成是自己人,而劳伦斯也以此感到自豪。此后劳伦斯又游刃于部族矛盾之间,屡屡将爆炸性局面加以化解,甚至以其过人的睿智操纵奥达攻打亚喀巴。当然他也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为平息部族冲突,他违背自己的信念,平生第一次杀了人,而且杀的正是他救过的人,编导以此强调他内心痛苦之烈。横穿西奈沙漠时他眼睁睁看着对他忠心耿耿的杜德被流沙吞噬而无可奈何,这是对他的又一沉重打击,他直认是自己杀了他。
于是回到开罗后,他违反规定,把幸免于难的法拉带入军官俱乐部,为其要了桔汁,以此表明他的赎罪心情。
劳伦斯以其超凡的才能打开了新局面,赢得了英阿双方的器重,确实感到春风得意,这一心态从他站在出轨的火车上昂首任记者拍照的举止中表露无遗。他只身入异邦搅事业,个中的酸甜苦辣确实难以尽说,甘尽苦来的日子毕竟更多些。贝都因人聚散无常,抢劫得手,呼啸而去,劳伦斯转瞬间便几成光杆司令。
留下来的少数哈理人中发出了为英国人火中取栗的怨言,再加上他又被迫杀死了法拉,种种挫折无疑动摇了他的信心。被捕毒打、同性恋的企图最后促成了他精神的崩溃。编导通过这情感的波折起伏来表明劳伦斯并非超人(历史上的劳伦斯的确有几次理念的动摇,但没有这样凝炼、集中)。劳伦斯的退缩此时与英国的殖民利益发生了冲突,于是艾伦比极力给他鼓气,他深知劳伦斯这样的人会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会半途而废,便以此点拨他,果然拨动了他的心弦。
但这时的劳伦斯已非昔日可比,英阿双方一时的倚重使他变得过于自信,过分相信自己的影响。政府的卑劣使他不愿再受英军的节制,阿拉伯人的不争气又使他多少有些蔑视他们,他常常靠感情而不是理智行事,严酷的现实使他磨炼出一副铁石心肠。
编导特意设计了一段追杀土军的戏来表明他此时的精神状态:劳伦斯下令杀死整团的土军,他自己也疯狂地胡乱开枪。战场沉寂下来,阿里望着遍地狼藉的尸体对随后赶来的美国记者痛心地说,人们会认为我们阿拉伯人野蛮、残忍。
这话恰恰是阿里在井边枪杀赫斯密向导时劳伦斯说过的话,编导将它重复两遍,但前后的斥责者和被斥者、文明者和残忍者身份刚好颠倒,这的确是意味深长的。市政厅圆桌会议段落是编导的又一妙着,短短一场戏说明诸多问题,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劳伦斯统一阿拉伯的理想在此彻底破灭(千百年来习惯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缺乏凝聚力,部族摩擦不断、彼此征伐劫掠、合分无常。
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举世同声谴责,反倒是阿拉伯人自己对这种同室操戈的悲剧反应不一,甚至支持者也大有人在。
尽管泛阿拉伯主义是阿拉伯人民的最高理想,然而在这种民族心态下,阿拉伯的统一大业一时是难以实现的)。费萨尔的一句话可说是一语中的:“劳伦斯是双刃刀,我们都乐于摆脱他。”兔死狗烹,英军对他的雪藏本是意料中事,他只能默默离开这不再需要他的第二故乡。
本片对劳伦斯这一形象的塑造可说是非常成功的,其个性有棱有角,并有多层折面,折射出熠熠光彩。此外劳伦斯的性格还有个发展过程,从厌恶流血到嗜杀,从谦逊到倨傲,其转化的心路历程编导演三方诠释得都非常令人信服。
影片对三位阿拉伯上层人物的塑造也很有特色。他们都不是历史真人,但又很有代表性,各有其生活原型。编导着墨最多的是阿里,他是青年一代,曾在开罗学习过,对新事物接受快,是劳伦斯最亲密的盟友。编导为他安排了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变过程:他以杀人露面,其后师从劳伦斯,多次表示要学习政治,后来是他反对劳伦斯对土军大开杀戒并责备其残暴行径。
在圆桌会议上正当他与奥达争吵时,劳伦斯要他制怒,他立即对奥达表示歉意。其父费萨尔亲王是个有政治头脑的阿拉伯领袖人物,他精明老成,对局势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总是算计着自己与对方手中的牌以捞取最大的政治好处。至于奥达则是个典型的贝都因部族首领:剽悍、贪婪、头脑简单,容易被人利用。扮演这三位人物的都是国际着名演员,他们的卓越演技为影片增辉不少。
本片是戴维·里恩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其鲜明的后期创作风格特征。里恩从《桂河桥》开始专拍“跨洋电影”,他的跨洋电影往往具有文化反思的底蕴。他常以英国人在异邦的活动为题材,通过种种矛盾冲突,对英国人的民族禀性、心理意识加以审视,进行历史、文化的反思。本片中,在劳伦斯和英国政府的对阿态度上里恩显然是扬前者而抑后者的(从这层意义来讲,本片的主题是积极的;然而本片毕竟是英国人的手笔,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它都过分突出了英国人的作用,甚至不惜贬抑阿拉伯人,这又是它的不足之处)。
在里恩后来执导的《瑞安的女儿》(1971)和《印度之行》(1984)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对民族品性的反思。
里恩的后期作品在形式上也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
它们都是场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彩色宽银幕长篇巨制。这种壮观和恢宏首先体现在演出的规模上,本片中不少场景动辄上千人,如飞机轰炸哈理部族及部旅迁移、攻打亚喀巴、追杀土军等。
其次,那广袤的荒漠及蜃云环绕的孤峰也显露出一种雄浑的美,使人视野开阔、心情舒展。有时里恩有意在大漠中点缀几个蚂蚁般的人和骆驼,以人物的渺小来反衬景物的壮伟。
里恩还不时把这两种性质的壮观糅合在一起,如豪维骑兵出征去攻打亚喀巴时成百上千的人行进在谷底的流沙地带,两旁高耸的群山像是在列队欢送,数百阿拉伯妇女在山坡上一字排开,发出一种女性特有的圆润的叫声。这样的场面给人以奇特的感受,看后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它们往往既富有观赏性,又起着点染氛围、烘托主题的多重作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在里恩的后期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往往占用大量篇幅来细腻地表现它们。有人认为里恩的功力使得死景变成了活物,它们常常成了影片中的真正主角。《桂河桥》里茂密的热带雨林既充满危险又突出了造桥的艰巨;《瑞安的女儿》中滔天巨浪拍打着怪石嶙峋的海岸,象征着爱尔兰人对英国占领军的仇恨;《印度之行》中那富有神秘色彩的古庙充满异国情调,使人浮想联翩,引发了女主人公的幻觉。
在本片中,那浩瀚死寂的戈壁沙漠、酷烈的毒日一次次地横亘在劳伦斯面前,这既突出了他那一往无前的超人毅力,同时也预示着他的事业命途多舛。
里恩素以追求尽善尽美闻名影坛,他摄制影片向来精雕细琢,剧作结构、画面构图、人物塑造无一不求其精。本片中有些场景非常令人难忘,如阿里首次出现时,只见沙天一线处隐约冒出一个黑点,黑点渐次变成一个细长的黑影,黑影被热沙腾起的蜃气冲折得摇曳不定。良久,黑影才分化出黑帽黑衣黑骆驼。
又如劳伦斯横穿西奈时,沙暴遮天蔽日,席卷着砂石扑面而来,杜德忽然陷入流沙中,就像掉进沼泽地,在挣扎中渐渐没顶。里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将这些沙漠奇景转换成画框内与剧情密切相关的影像,最终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阿拉伯的劳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