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介绍】:
1958 黑白片 105分钟
波兰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安杰·瓦依达 编剧:耶日·安杰也夫斯基 安杰·瓦依达(根据耶日·安杰也夫斯基的小说改编) 摄影:耶日·伏契克 主要演员:兹比涅夫·齐博尔斯基(饰马采克·黑尔米茨基) 艾娃·克丽杰芙斯卡(饰克里斯蒂娜) 瓦斯拉夫·扎斯特尔扎静斯基(饰休卡) 包古米尔·柯比拉(饰特列夫诺夫斯基) 亚当·帕夫里科夫斯基(饰安杰)
本片获195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报刊联合会特别奖
【剧情简介】:
1945年5月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废墟上,德军最高司令部正式签署了向苏联无条件投降的文件。
波兰举国欢腾,在里沃夫城的主要广场上,人山人海,一片喜庆景象。在人群里,反共匪帮国民军的三个恐怖分子正按预定的时间,前来秘密接头。他们三人——安杰·郭谢茨基中尉、马采克·黑尔米茨基准尉和特列夫诺夫斯基——在当天上午执行上级交付的暗杀波兰工人党省委书记休卡的命令时,错杀了两个水泥厂工人,因为他俩坐的吉普车和休卡的座车恰好一模一样,而他俩的车子又是早几分钟经过这帮反共恐怖分子设伏的地方。安杰告诉马采克,他不喜欢特列夫诺夫斯基,因为后者是个投机分子,他既接受国民军的反共任务,同时又为市长当秘书,拼命向上爬。安杰还通知马采克要他继续执行暗杀休卡的任务。
在波兰旧贵族、国民军头子斯塔涅维奇上校家里,国民军少校瓦加和安杰在谈话。
斯塔涅维奇本人是旧军队的上校,战争一开始就不在国内,住在英国,现在家里只有他的太太在看守住宅,它已成为国民军的秘密总部。瓦加发现安杰因杀错了人而感到内疚,甚至对是否必须继续追杀休卡产生疑问。
瓦加告诉他说,现在在波兰,对于他们这些20来岁的青年人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对苏军扶植的共产党政权进行斗争。
他说,休卡是个刚从俄国回来的出色的组织家,是个忠于主义的人,除掉他,不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宣传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响。他还通知安杰说,由于国民军队伍在里沃夫城外被红军部队和国家保安部队包围,指挥官沃尔克大尉已牺牲,安杰要去接替沃尔克的职务。
这天晚上,跟斯塔涅维奇家往常一样,来了一些客人。
这些人都是旧波兰的残渣余孽:被从世袭领地赶了出来的波佳蒂茨基夫妇、黑市商人格托维奇等等。他们对新政权满怀恐惧,急于想离开波兰。正在这里,休卡突然来访。休卡的妻子玛利娅是斯塔涅维奇太太的妹妹,玛利娅于1941年去世后由于休卡远在异国,他们的儿子马列克便被斯塔涅维奇太太接去抚养。
休卡这次想来索还马列克,但是斯塔涅维奇太太粗暴地拒绝了。17岁的马列克其实已经参加了国民军,并已在最近的一次战斗中被俘,正关在里沃夫城的公安局里。
休卡见谈判不得要领,只得悻悻离去,他还要赶到“莫诺波尔”大饭店去参加市长举行的庆祝胜利的晚宴。
为了筹备晚宴,特列夫诺夫斯基早早地赶到了“莫诺波尔”,在那里,他被新闻记者贝乌瑞克缠上了。
贝乌瑞克是个无耻的文人,他和他的上司报纸总编辑巴夫利茨基一样,善于搞政治投机,现在他发现巴结新政权对他有利,拼命想通过特列夫诺夫斯基挤进晚宴。这两人臭味相投,竟双双喝得酩酊大醉。
与此同时,马采克为执行暗杀任务,也来到了“莫诺波尔”。他在酒吧里结识了酒吧女侍克里斯蒂娜,两人一见钟情。
马采克告诉克里斯蒂娜,他无家无室,明天凌晨就要离开里沃夫前往华沙,克里斯蒂娜说,她的父母已死在德国集中营,她也是孤身一人。当晚10点后,两人在马采克的旅馆房间里做爱,然后就分手了。但是,对克里斯蒂娜的爱使马采克萌生了过安定生活的欲望,他在“莫诺波尔”的宴会厅外面找到了安杰,告诉他“我再也不能去杀人,害命,开枪,藏藏躲躲。
我要生活。
”安杰告诉他:“你错了,你以前是、现在依然是我们中的一个。”马采克在十分矛盾的心情下不得不表示服从。
在“莫诺波尔”大饭店的宴会厅里,正在演出一场闹剧。宴会的主持人斯文茨基市长也是个投机分子,善于钻营的无耻政客。他很快就要晋升为部长,所以心情特别舒畅。在他周围的一大帮以巴夫利茨基为首的溜须拍马者把宴会搞得乌烟瘴气,使休卡和市委书记波特古尔斯基感到很不舒服。特列夫诺夫斯基和贝乌瑞克醉醺醺地在宴会上大吵大闹,使斯文茨基大为恼火,下令把他俩赶出了大厅。正在此时,公安局派人来找休卡,告诉他在被俘的国民军分子中间有他的儿子马列克,公安局立即派车来接他去见见马列克。
在饭店前厅里焦急地等着汽车的休卡突然决定徒步前往公安局。他在寂静的黑夜里急匆匆地赶路时,马采克悄悄地跟了上来。他快步赶上休卡,超过他,然后来了个急转身,拔出手枪,朝休卡射出了一梭子子弹。垂死的休卡张开双臂,倒在马采克的怀里。
正在此刻,庆祝胜利的焰火腾空而起。
马采克飞快地跑回他的旅馆房间,收拾好行装,朝火车站奔去。
他在经过酒吧的窗口时,与克里斯蒂娜作了最后的告别。在经过火车高架桥下的一个广场时,他看到安杰正在殴打特列夫诺夫斯基。安杰拒绝这个被斯文茨基赶走的投机分子上他的汽车,并索还了他的手枪。安杰的汽车开走了,马采克发现特列夫诺夫斯基正朝他的方向走来,于是拔脚就跑。特列夫诺夫斯基在后面紧追,突然,他俩撞上了巡逻队。特列夫诺夫斯基决定用出卖来摆脱自己的困境,便向巡逻兵大喊:“抓住他,他有武器!”马采克继续奔跑,这时响起了枪声。
马采克捧着血流如注的肚子继续跑了一程,终于倒在一个垃圾场上,死了。。
【鉴赏】:
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反对个人迷信思潮的蔓延,波兰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鼓吹人道主义的理论浪潮。
一批波兰导演如亚历山大·福特、安杰·蒙克、安杰·瓦依达和耶日·卡瓦列洛维奇等,在这股理论浪潮的推动下,拍出了一批“揭示历史真相”、“暴露生活阴暗面”的影片。他们自称“波兰电影学派”,这个学派在苏联被指责为“修正主义逆流”,在西方则大受赞许。60年代初,波共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领导和控制,这个学派的许多作品受到猛烈批评和禁映,1963年蒙克去世,1968年福特移居以色列,波兰学派便趋于消失。作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瓦依达从60年代开始便经常去国外拍片,并坚持其鼓吹人道主义的思想原则,拍摄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的影片如《全部出售》(1968)、《大理石人》(1978)、《铁人》(1981)等。
《灰烬与钻石》是瓦依达早期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影片,公认的整个波兰学派的顶峰之作。它和《战斗的年轻一代》(1955)、《下水道》(1957)组成松散的“三部曲”,因为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对当时流行的为事业而牺牲个人的英雄主义提出质疑。
在这些影片中,为战争消耗了青春以至献出生命的波兰青年(他们在瓦依达心目中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波兰青年的代表),不论其阶级立场和政治理想是什么,都被涂抹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这种“超阶级”、“超党派”的“人道主义思想”在《灰烬与钻石》中达到了顶峰:共产主义者休卡死在反共匪帮分子马采克的怀里时,空中升起了欢庆胜利的焰火;而马采克则是由于喝醉了酒的新政府官员特列夫诺夫斯基的出卖,死在作为历史混乱的象征的垃圾堆上。
在影片中,休卡和马采克在战争时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都在游击队里为把祖国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来而英勇战斗。
但是,战争刚结束,不同的政治理想使他们立即成了敌对的两方。
这种政治上的对立被同时表现成一种社会性现象:在“莫诺波尔”的宴会厅里,参加欢庆胜利晚宴的人们,既有休卡和波特古尔斯基,也有斯塔涅维奇太太及其一伙,而更突出的、左右着晚宴过程(实际上是象征社会发展进程)的则是斯文茨基和巴夫利茨基之类的政治投机分子。但是,当休卡和马采克双双毙命时,大厅里跳起了欢乐的轮舞,客人们成双作对地跳着舞步离开餐厅,进入休息厅,好像与早晨初升的阳光融合成了一体。
社会性对立的闹剧性质于是便大大加浓了个人性对立的悲剧色彩。为事业(包括革命的和反革命的!)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便竟然成为毫无意义的可悲的事情。
影片对休卡和马采克这两个为不同的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的人物采取了“平等的”态度,甚至更多同情的笔触是在马采克一边。他俩为各自的事业忠心耿耿是相同的。
马采克深深怀念在“为祖国而战”中牺牲的同伴,他在酒吧的柜台上把一排斟满了伏特加酒的酒杯点上了火,作为悼念死者的蜡烛、烈士墓前的长明灯而怅然叹息。休卡和波特古斯基在老式留声机上放出西班牙共和战士之歌时,回忆起他们在西班牙志愿参加政府军对法西斯分子作战时的情景,也为牺牲了的同志满怀忧伤和思念之情。休卡和马采克都认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还必须进行艰苦的殊死的斗争,即便为此而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休卡说:“今天、明天、后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牺牲。”马采克说:“(别人)要求咱们去死。没有问题,这个咱们能做到。”当然,这两个人有一点不同:休卡虽然也流露过忧伤的心情,但他对自己的事业的信心,从未有过动摇,而马采克却在得到克里斯蒂娜的爱情后对自己的任务的意义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虽然这种动摇只是在个人幸福和为事业而牺牲的危险之间,并不涉及改变政治理想的问题。这也许是《灰烬与钻石》的惟一的“社会主义气息”,但这点微弱的气息终于也被影片对马采克的强烈同情冲得一干二净了。
瓦依达为了强化影片的主题思想,他在影片中大量使用象征性的隐喻。有一个重要的隐喻性场面是必须提到的:马采克在和克里斯蒂娜分手之前,他俩在细雨濛濛的黑夜里一起漫步在一片荒凉的教堂墓地上。
他俩在一块墓碑前停住,克里斯蒂娜借着火柴的光亮读出了墓碑上铭文——波兰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齐普利安·诺尔维特的一首诗《幕后的幻想》:“也许在灰烬之下,新世纪的信使突然显现,像晶莹的钻石一般。”影片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影片作者借克里斯蒂娜之口毫不迟疑地肯定马采克是被历史的灰烬掩盖着的晶莹的钻石。紧接着姑娘的赞词的是一个倒挂着的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圣像,点点雨水顺着耶稣的脸颊流淌下来。
这是再明显不过地象征了人的价值的颠倒和受难者的哀伤。
马采克的扮演者兹比涅夫·齐博尔斯基的卓越的、但显然用错了场合的演技也为这个国民军分子增添了魅力。
在影片中,齐博尔斯基戴一副黑眼镜,穿一套50年代的流行装,风流潇洒,使波兰青年为之倾倒,他的打扮成为一时风尚。齐博尔斯基既把马采克作为“自由斗士”的勇悍刚强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把马采克作为恋爱圣手的风流倜傥刻画得细致入微,以致这个反共分子、杀人凶手竟然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半点反感,反而勾起了无数少女的爱慕之情。在50年代后期波兰国内的政治大气候中,马采克被青年观众视为“50年代青年的代表,两代人的英雄”,这倒是真正起到了影片所暗示的价值颠倒的作用。齐博尔斯基初登银幕是在《战斗的年轻一代》中扮演主角,后来又在《下水道》中扮演主角,而使他真正成名的是扮演马采克。
他在波兰有“波兰的詹姆斯·迪恩”之称,虽然他本人一直否认他是有意模仿那位美国“叛逆”明星。无独有偶,和死于车祸的迪恩一样,齐博尔斯基也于1967年因火车车祸而猝死,时年40岁。他一生演出了40余部影片,但他在人们心目中却永远是那个戴黑眼镜的马采克。。
《灰烬与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