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介绍】:
1938 黑白片 112分钟
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德米特里耶维奇·瓦西里耶夫 编剧:彼得·巴甫连柯 谢尔盖·爱森斯坦 摄影:爱德华·基赛 作曲:谢尔盖·普罗柯菲耶夫 主要演员:尼古拉·契尔卡索夫(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 尼古拉·奥赫洛普科夫(饰布斯拉依) 亚历山大·阿勃里科索夫(饰加夫里洛) 德米特里·奥尔洛夫(饰
依格纳特) 伊瓦舍娃(饰奥尔加)
本片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一等奖
【剧情简介】:
公元13世纪,遭受蒙古人铁蹄蹂躏的俄罗斯大地,尸骨成堆,满目凄凉。
普列谢耶沃湖畔,渔民们在撒网捕鱼,一个魁梧的小伙子正埋头干活。突然,一伙蒙古骑兵簇拥着一辆轿形马车疾驰而来。
“都跪下!”打头的小胡子厉声喝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你要我干什么的?”渔民萨夫卡不卑不亢地答道。小胡子抬手就是一鞭子。
渔民们挺身为他打抱不平,双方怒目逼视,一场流血冲突不可避免。猛听一声大吼:“吵什么,鱼都吓跑了!”只见那魁梧的青年不慌不忙大步走到岸边,牢牢抓住小胡子的马辔头说:“要想作客,就别欺主!”“你是什么人?”年轻人平静地说道:“我是亚历山大大公”。马车窗帘刷地撩开,露出蒙古驻俄罗斯大使的脸。他皮笑肉不笑地打量着大公。
“你在这儿干什么?”“捕鱼”。
“到我们那儿去当大官吧,我们需要武将。”大公说:“我们有句俗话:宁死故里,不走他乡。”蒙古大使尴尬地欠了欠身,示意车夫继续赶路。
人们怒视着渐渐远去的蒙古人。“为了我们父辈的尸骨,该造反啦!”有人喊道。
“先不着急跟蒙古人算帐,”亚历山大坚定地说,“现在德国人比鞑靼人更危险,先打败德国人再来收拾他们”。
诺夫哥罗德城。
港口里船只进进出出,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繁忙景象。勇士加夫里洛和布斯拉依同时爱着美丽的姑娘奥尔加,他俩正陪着姑娘逛集市。港口传来召集市民大会的钟声,人们朝那里涌去。商队中停着几辆从普斯科夫逃来的难民大车,上面躺着尸体和呻吟着的伤员。
一个伤兵告诉人们,由于市长特维尔基洛的背叛,德国人攻占了普斯科夫,正朝这里开来。人群一片骚动,商人们主张和德国人讲和以保住他们的资财。
僧侣阿纳尼甚至鼓吹顺从敌人,苟且偷生。奥尔加斥责商人出卖俄罗斯的土地,遭到商人们的嘲笑。
铠甲匠依格纳特向人们指出,投降只对富人有利,而穷人却要遭殃,他鼓动市民派使节向亚历山大大公求助。
普斯科夫城教堂广场气氛森严。
条顿骑士手持长矛利剑,杀气腾腾。被俘的俄国士兵捆着手臂,跪在地下。
白发苍苍,浑身血迹的巴甫沙也在当中。火焰贪婪地舔着教堂的灰墙,身披白袍的僧侣手持十字架喃喃祈祷。
市长特维尔基洛无耻地要市民们归顺罗马帝国。巴甫沙痛斥叛徒,宁死不降。
恼羞成怒的敌人将他拖上了绞架。
临终前他对女儿瓦西丽莎喊道:“要报仇!”条顿骑士首领发出威胁,人们咬紧牙关,默不作声。首领把手一挥,骑士们从妇女手里抢过儿童,扔进火堆。首领又一挥手,骑士的铁蹄向手无寸铁的百姓踏去。
骑士首领得意地欣赏着这场血腥的洗劫。这时有人报告,诺夫哥罗德人正去向亚历山大大公求援。
首领冷笑着说:“我手下有的是大公,可是能打败我的还没生出来呢!”
诺夫哥罗德城。集会的钟声召唤着人们。
广场上挤满了人。亚历山大大公的军队和城市民兵站在人群前列。
亚历山大号召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保卫俄罗斯。军官和贵族上前请求亚历山大统帅他们的部队。
依格纳特向市民分发他打制的兵器。
诺夫哥罗德军民同仇敌忾,严阵以待。
冰雪覆盖的楚德湖。岸边林中亚历山大和部下围坐在篝火旁,等候布斯拉依的先头部队到彼岸敌方侦察归来。
依格纳特讲起了寓言故事:一只狐狸只顾追赶兔子,不料被卡在白桦树的树杈里,结果免子反败为胜。这时接到报告,先头部队遭遇敌人,布斯拉依被俘。
亚历山大立刻率部穿过冰湖前去营救。马蹄在冰上打着滑,行进吃力。
加夫里洛提醒大公冰面太薄,随时会塌陷。亚历山大胸有成竹地说,“德国人装甲比我们重,只有他们才会坠入冰中。”这时布斯拉依领着残部逃回。告知敌人已到湖边。加夫里洛等人主张乘敌人尚未展开,先退到自己岸边,诱敌深入,将其消灭在本国土地上。亚历山大坚决表示不让一条饿狗踏进国土,要在冰湖上与敌人决一死战!他向部下布署了作战计划:分三路包抄,击溃敌人威力巨大的楔形“猪嘴阵”。
1242年4月5日的黎明降临。亚历山大登上乌鸦礁顶,他的军队已在礁下严阵以待。
号角吹响了,敌方骑士团的队列行进得越来越快。面对德国人严整的猪嘴阵,士兵们有些慌乱。骑士团逼近了,屹立在礁顶上的亚历山大一声令下,布斯拉依率正面部队迎头冲去。
条顿骑兵一声不响地席卷过来,双方厮杀起来,楔形阵冲击着布斯拉依的部队。四支长矛一齐刺向布斯拉依,把他挑到雪地上。正面部队后退了,被德国人凶猛的攻击切成两段。
忽然,布斯拉依从骑士的马群里冒了出来,他夺下一匹身披护甲的战马,翻身跃上喊道:“顶住猪嘴!”双方混战一团之际,亚历山大呐喊着率人马杀向敌右翼,加夫里洛的部队也同时扑向敌阵左翼。骑士团立即回缩,楔形阵越挤越窄,终于被俄国士兵团团围住,失去了势不可挡的锐气。
但是敌人依然强大,条顿骑士将便于格斗的步兵放到外围去阻止进攻。
待俄国人突破他们的防线后,却遇到骑兵长矛的铁壁般的阻挡。进攻受挫,米库拉急中生智,下令用敌人尸体迎击长矛。士兵们纷纷抓起尸体抛向长矛阵。
沉重的矛头戳到地上,俄军终于将骑士团的队列撕成了几段。亚历山大跃马向前与骑士首领厮杀,几经较量,终于将其击落马下。士兵们上前将绳索套在他的脖子上。
岸边依格纳特等人将主教和僧侣们捆绑起来。
混乱中叛徒特维尔基洛落荒而逃。依格纳特赶上将其擒获。
叛徒乘他不备,抽出靴中匕首刺中他的喉咙。
敌人的号角又吹响了,但这已是撤退的号令。德国人从四面八方涌向湖面,妄图尽快逃往彼岸。亚历山大单骑追赶敌军。猛听得冰层破裂的声响,他的坐骑急收前蹄,用后腿站立起来。冰面咔咔作响,在他和德军之间裂成一条大缝。
骑士们惊慌失措地在冰面上奔逃。浮冰承受不住重负,终于破碎开来,骑士们挣扎着没入水中……
普斯科夫城教堂广场人声鼎沸,钟声齐鸣。
亚历山大带领大军开进城来,人们向他欢呼致敬,向牺牲的勇士们致哀。俘虏被押上来,骑士们受到严厉的判决,被迫出征的步兵被宽大释放,叛徒特维尔基洛被愤怒的人群吞没,得到应有的下场。诺夫哥罗德城的勇士加夫里洛和布斯拉依如愿以偿,得到了心爱的姑娘奥尔加和瓦西丽莎的爱。人们欢歌笑语,庆祝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鉴赏】:
本片叙述的是13世纪俄国人民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的率领下击溃入侵的条顿骑士的故事。
它摄于1938年是具有明确的时代目的的。由于德国法西斯威胁的日益增长,有必要唤起苏联人民认识祖国的历史发展。这部爱国史诗是要激发起人民的爱国热情,准备应付任何战争。
作者运用了民间叙事诗的手法,剧中诺夫哥罗德的英雄人物、他们同敌人作战所表现的勇敢机智和快乐自信精神,取自民间传说,将德国人比作卡在白桦树权间的狐狸,也是取自民间传说。
爱森斯坦使这一爱国史诗具有鲜明的壮丽歌剧的形式。他编写的分镜头剧本受到弥尔顿《失乐园》的影响。
弥尔顿天国之战的形象刻画变成影片中的冰湖大战。而这一经典场面又影响了劳伦斯·奥立弗的影片《亨利五世》中的艾让果之战。冰湖大战的最高潮是条顿骑士被俄国人驱赶越过忽然裂开的冰面。这一场面直接受到了《失乐园》的启发。爱森斯坦将这一段分成镜头剧本以说明如何在诗中找到电影的结构:
1.他于是使倾覆者重新立起,
2.像觳觫的牛羊让他们集合在一起,
3.并驱赶他们于电火之前,
4.他则威凌恐吓,自后穷追,直至天国边陲水晶墙下,
5.那墙忽然一启,向内旋卷,
6.现出一道宽广的裂口,
7.可通洪荒之境;
8.大家见此异景莫不骇然却退,
9.但又被后面更为可怕的追兵赶回;
10.于是他们自天边纷纷下坠,
11.后有不灭的怒火,迫使他们永堕此无底深渊。
影片的创作一反以往追求的形式主义和风格化的方法,将历史具体性提高到艺术概括的高度。
爱森斯坦导演的这第一部有声片的风格特点,首先是力求概括地描写现实。在他笔下,人和物不是刻画入微,而是大刀阔斧地显现出来的。
这种描述不但没有流于粗糙简陋,反而得到一种雄浑质朴,高度概括的艺术力量。史诗的叙事结构将各种事实纳入统一的整体,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史诗的叙事手法在爱森斯坦那里获得了独特的色彩。他的影片凭着其中那些具有独一无二的导演个性的镜头便能识别出来。
这种个性首先表现在镜头内部的构图和整部影片的蒙太奇节奏中。现实生活形象在镜头中极其精确的体现,虽然往往事先经过设计草图的周密安排,但却不给人干巴巴的纯理性的感觉,因为生活材料依靠影片整个蒙太奇节奏,结构合理地产生相互作用,准确地传达了导演的意图,并揭示出事件的戏剧性。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那突出“波将金号”战舰大炮的鲜明线条的甲板上场面。
这个极为严谨的构图并未给人冷冰冰的纯理性之感,而使观众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着开始缓缓转动的炮身,感觉到操纵大炮的水兵……
爱森斯坦创作历史作品的原则,在影片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充分体现出来。在描绘楚德湖上击溃德国骑士、处在一生中最辉煌时期的亚历山大时,他仅仅突出了主人公身上那些能使他获得具体概念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强调出他性格中对影片构思最为主要、最为本质的东西。善于结构的大师爱森斯坦始终将主人公把握在史诗风格的构思范围内。
扮演亚历山大的演员契尔卡索夫以精湛的演技进一步刻画了形象。他在亚历山大以平民身份出现的几场戏里突起了他所具备的统帅的特征,而在他作为一位大公和将军出现的几场戏里,又找到了将涅夫斯基烘托成13世纪普通人的色调。例如,在捕鱼一场戏里,身穿亚麻布衬衣、裤腿卷到膝盖的亚历山大,与其他渔民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紧接着,捕鱼被打断,渔夫与蒙古人发生了冲突,此时演员就以动作、手势、语调和表情在这个捕鱼人身上表现出大公的温文尔雅、统帅的英俊挺拔和善于周旋的外交家的足智多谋。
同时,主人公的性格经过他周围人物的衬托,显得更完整,更具体了。正是各阶层人民忘我牺牲的精神才保证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这个主题在诺夫哥罗德勇士布斯拉依和加夫里洛身上,特别是铠甲匠依格纳特的形象中得到具体的发展。他们代表了人民的智慧、忘我牺牲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在古诺夫哥罗德,手艺匠占有牢固的地位,他们积极参予政治生活,手持武器保卫城市。这个形象在影片中的出现,是与涅夫斯基的战略计划相联系的。
他们的相互关系对作品的主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是依格纳特那狐狸和兔子的寓言,启发了他心中酝酿已久的败敌计划。
促使他作出夹攻日尔曼人装甲“猪嘴阵”的决定。
在影片的造型处理方面,摄影师基赛不是对古代生活进行自然主义模仿,而是按照所设想的具有现代格调的式样去发展。
影片完全采用在摄影棚里搭景的方法,在技术性加工上进行了许多虚构,使用了大量沥青、水玻璃、白砂等代替冰雪。冰湖上的战斗场面铺设了达三万平方米的水玻璃,完全造成了发光的冰面的效果。
作者牢牢抓住冬景中的主要一点,即冬景中声与光的比例:昏暗的天色衬托出一片雪白的冰面。同时他们也牢牢记住影片的实质,着重表现战斗而不是冬景。尽管如此,影片仍然出色地表现了冬景。例如两只积雪的独木舟冻在湖边冰里,毛茸茸、阴森森地挂满团团白雪的松树低垂在湖面上。这个静态的、风格独特的、影片里独一无二的镜头,有力地说明了摄制者获得的成功。
这种冬景夜拍的试验证明是成功的。“冰湖大战”是在盛夏时节拍摄的,除了将湖岸边的草坪盖上白色粗麻布,树枝上挂上棉花团外,必须克服夏季大气透视度较高、云层较稀薄、日光为暖色的不利因素。作者一方面注意构图,尽量避免拍摄柔云,另一方面,借助橙色和蓝色滤色镜,在银幕上成功地再现了一种肃杀的天空景色。
为了使道具做的剑、矛、斧之类的武器获得真实感,强调战斗所需要的韵律,影片没有采用每秒24格的普通速度拍摄,全部战斗场面都是用每秒8至12格画面的速度,使“冰湖大战”的各个部分都具有一种高度动力的质量。
影片所描绘的古城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是按美工师施皮涅尔的草图制成的模型,以特技摄影嵌入真实外景中去的。这样,银幕不露痕迹地再现了古代俄罗斯的宏伟教堂,体现了这些教堂的质朴和力量、那个时代的理想和美。
导演在镜头造型处理,各场戏的结构和蒙太奇节奏诸方面都不乏惊人之笔。
例如,临战时刻,亚历山大和战将站在乌鸦礁上,头顶阴沉的天空,脚踩皑皑白雪,前面是敌军的一个个白斗篷,后边是隐约可见的俄国士兵。镜头构图极为简洁而富于表现力,揭示了即将解决的冲突。再如,另一个镜头,开始是一片冰面连着云天,忽然间,地平线涌现出许多黑点,他们越来越大,变成一个个手持长矛的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压来。这个心理上极富冲击力的画面,使观众像置身于阻击敌人的农民队伍中那样感到紧张和不安。
骑士们形象是高度概括性的:白斗篷、铁面具,他们只在一次特写镜头里才从那缝隙中露出了面孔。他们身跨战马,肩披斗篷,气焰嚣张,不可一世。骑士团冲锋的场面拍得非常壮丽。但是在这种强大的背后,却可以看到一种非正义的丑陋,他们外强中干的实质和注定要失败的下场。
影片的另一成功之处是在声画结合方面。在为影片谱曲时,导演似乎又得到了弥尔顿提示的音响和乐声描绘的启示。
他本人认为“冰湖大战”一场,特别是“骑士团进攻”和“骑士们受到惩罚”二段中的声画结合最为融洽。
它给观众和评论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爱森斯坦在本片里深入研究了声音和形象刻画的结合,通过和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密切合作,促使他那真正感兴趣的理论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他对普罗科菲耶夫作了如下的评价:他不仅能使银幕显示出事物的外表和实质,而且特别能够表现出他们特殊的内在结构,从这一点上说,他是一个具有银幕感的人。他的音乐具有惊人的造型性,它绝不是只停留在说明阶段,而是处处闪耀着形象刻画,神奇地揭示出事物的感情和意义。他掌握了一切事物的结构的秘密,用器乐从音调的摄影机的角度加以表现,用音色的变化迫使它突出,使整个严整的结构通过管弦乐配器法的充沛感情变得光彩照人。
他把他那音乐形象的活动图象轮廓注入我们的意识,就像通过放映机的眩目光线,把富有动势的形象投影在银幕的白壁上一样……
在影片摄制完成后,爱森斯坦发表了《爱国主义——我们的主题》和《伊什莫娃的着作和普希金》二篇文章,专门论述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创作过程。
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便摄制完成并在国内上映,它获得了甚至超过《战舰波将金号》的荣誉。
一度受到批评的爱森斯坦重新获得了巨大声誉。苏联科学院电影艺术部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
1939年他获得了列宁勋章,1941年影片获苏联国家奖金。。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苏联·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