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书经》上说的是,一着戎服,便将讨灭商纣,于是天下就得到安定。据汉朝郑玄说,“一戎衣”,就是《书·康诰》上说的“殪戎殷”,衣,读如“殷”,就是出兵伐殷的意思。
后以“一戎衣”泛指武装起来,用兵作战。
《晋书·乐志上》:“魏武挟天子而令诸侯,思一戎而匡九服。”唐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晋祠唐碑题:“文章天下事,社稷一戎衣。”《佩文韵府》卷一“一戎”下引(唐)许敬宗诗句:“一戎乾宇泰。”
为您推荐
《意林》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
一人,指天子、皇帝。
万人,指臣僚百姓。居帝王之下,处臣僚万民之上,此正指宰相或为权势显..
《汉书·叙传上》:“(班)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丘,指山丘,因古代隐者常栖居于僻远的山丘之地,故..
唐·孟荣《本事诗·情感篇》:“张郎中(唐人张又新,官终左司郎中,故称)与杨虔州(杨虞卿,元和进士,曾为虔州司户,故称)齐名,友善。张尝语杨曰:‘我少年成美名,不忧仕矣,唯得美室,平生之望斯足。’既婚,殊不惬心,乃作诗曰:‘牡丹一朵值..
《老子》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徒,途。老子认为,人处生死之间,全生之极十有三,全死之极十有三,极力追求生而陷于死亡的也是十分有三。
故人若过分追求生,反而容易导致死;只有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卫瓘传》(卷三六):“瓘(guàn)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原指晋时卫瓘和索靖同在尚书台做官,又都善写草书。后以此称同在一处做事又都有突出才能的人..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先主,三国时刘备。子龙,赵云的字。三国时,刘备的将领赵云在一次同曹操的交战中,被曹军追至营围。
此时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