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经三浣(典故)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与六学士对便殿,帝(注:唐文宗)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注:音huàn,洗)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屑,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此小节耳。

非有益治道者。’”

史传汉文帝刘恒恭谨节俭。唐文宗一次在便殿与朝臣谈话,一面称赞汉文帝,一面举着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言外之意是向朝臣显示自己愿效法汉文帝,亲躬节俭。

后因用为宣扬帝王节俭的典故。

《幼学句解》卷四“衣饰”:“晋侯衣不重裘,唐宗服经三浣。

为您推荐

衣裳之会(典故)

《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指春秋时诸侯间和好性的集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清·黄遵宪《感事三首》:“衣裳之会继兵车,跋行动同一家。”..

衣绣夜行(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指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关于这段故事,《楚汉春秋》、..

衣衾藏李固(典故)

《后汉书·李固传》:“冀乃……露固尸于四衢,令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于前,遂守丧不去。……南阳人董班亦往哭固,而殉尸不肯去。太后怜之,乃听得襚敛归葬。 ”..

依梁冀(典故)

依刘(典故)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 王粲虽为避西京之乱,到荆州投奔刘表,但刘表因王貌不扬,对他并不重用,宾主关系也不投契。 后..

一枝梅(典故)

汉·刘向《说苑·奉使》:“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惭之。’……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乃逐韩子。” 战国时,越国大夫诸发奉命出使到梁国,执一枝梅..

依斟流彘(典故)

《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