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泽中)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不久前)刈蓍薪亡吾蓍簪(蓍草茎可以当簪用),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汉·贾谊《新书》卷七《论诫》:“楚军败,昭王走而屦(音jǔ,鞋子)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隋,地名),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恶与偕出弗与偕反(返)也。”
上面第一件事说的是,少原之妇女因丢失了一只旧蓍簪而悲伤,是因为不愿忘掉故旧之情的缘故。
第二件事说的是,楚昭王于败军之际,失落了一只旧鞋子,因愿与同出同返,不忍抛弃,走出三十步又回去把鞋捡了回来。后把这两件事合而为一,就成为“遗簪坠屦”一语,常以喻睹物怀旧之情。
《北史·韦孝宽传》附“韦夐”“孝宽为延州总管,夐至州,与孝宽相见。
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夐。
夐以其华饰,心弗欲之,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而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韦夐不愿接受韦孝宽所赠马及辔勒,乃然乘旧马回去,是为了表明自己不愿忘旧的志趣。
他以古人不弃遗簪坠屦为榜样,在自己的言行中恪守不渝。
唐·罗隐《甲乙集》卷一《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遗簪坠屦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为您推荐
《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怀疑,犹豫不定)行无功,疑事无成。(功:功效;成:成就)君亟(赶快)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亦作“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行动犹豫就不会有成就。后因以“疑事无成,疑事无功”用为比喻做..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古语有父亲砍好了薪柴,可是他的儿子却背不走。后遂以“以荷析薪”为子继父业之典。
《南齐书·张沖传》:“沖故吏青州治中房长瑜谓孜(沖子)曰:‘前使君..
《汉书》卷一〇〇下《叙传下》:“泯泯群黎,化成良吏。淑人君子,时间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述《循吏传》第五十九。”《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周嘉传》:“稍迁零陵太守,视事七年,卒,零陵须其遗爱,吏民为立祠焉。”..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泾(通)流之大,两涘(岸)渚(洲)涯(际)之间,不辨牛马(水势甚大,涯岸旷阔,洲渚迢遥,隔水远望时,不能分辨牛与马)。于是焉河伯(河神)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时候治理国事贤能的人,是用自己的明智去宣传推行自己明白的正道,那么别人也就清清楚楚,容易接受。
现在有的人却..
《列子·说符篇》:“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密谋)乎·’孔子不应(白公,白公胜,他是楚平王孙,太子建之子。建奔郑,白公欲为乱,故孔子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石投入水中则没,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