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罪舍人(典故)

《新唐书·陆贽传》:“帝又问贽事切于今者,……贽因是极谏曰:‘……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夫成汤圣君也,仲虺圣辅也,以圣辅赞圣君,不称其无过,称其改过;周宣王中兴贤王也,吉甫文武贤臣也,歌诵其主,不美其无阙,而美其补阙。则圣贤之意,贵于改过,较然甚明。

……太宗有文武仁义之德,治致太平之功,可谓盛矣,然而人到于今以从谏改过为称首。是知谏而能从,过而能改,帝王之大烈也。

……’……故诚不至者物不感,损不极者益不臻。夫悔过不得不深,引咎不得不尽,招延不可不广,润泽不可不弘。

使天下闻之,廓然一变,人人得其所欲,安有不服哉!”

唐德宗时,中书舍人陆贽曾劝皇上引罪自咎,以谢天下。故人称之为“引罪舍人”。

后用为自责而赦人之词。

清·赵执信《饮改之斋中观其近笔数首》诗:“策安太傅(汉·贾谊作《治安策》故称)涕空挥,引罪舍人言屡讼。”

为您推荐

饮冰(典故)

《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世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 内热,内心焦灼。 阴阳之患,指悲喜之情交织而伤害人心。春秋时,孔子周游到楚,楚叶公子高将使齐,因而来向孔子求教。上面这段话就是..

饮亦醉(典故)

唐·崔令钦《教坊记》:“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有邀迓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得其速醉,多劝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吃(音duī,蒸饼)子亦可醉,不烦酒也。’今呼鬻妻者为‘五奴’,自苏始。” 吃蒸饼也能醉。 旧时用以骂..

饮醇自醉(典故)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引注《江表传》:“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

饮河满腹(典故)

尹邢避面(典故)

《史记·外戚世家》:“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 汉武帝时,尹夫人和邢夫人同时受到宠爱。尹夫人做了皇后,邢夫人还是妃子,汉武帝就下诏不让她俩人相见。原因是邢夫人很美,皇帝怕她们相见惹下祸端。后来在..

饮流霞(典故)

汉·王充《论衡·道虚篇》:“(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此事又见晋·葛洪《抱朴子·祛..

饮灰洗胃(典故)

《晋书·石季龙载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余,便欲杀公。” 古代人以草木灰作洗涤剂。 在我国以前贫瘠的农村中,也用草木灰淋下灰水作洗涤衣物之用的习俗。 《石季龙载记》中言以纯灰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