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汉景帝刘启不好辞赋,司马相如只得辞官,赴梁国到梁孝王刘武处客游。后用为咏文士客游的典故。
唐·王维《济上四贤咏·成文学》诗:“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乃西至秦。秦孝公卒。(秦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燕)文侯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疆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 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战国时,纵..
《后汉书·郎传》:“又上书荐黄琼、李固,并陈消灾之术曰:‘……又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通游夏之艺,履颜闵之仁。 ’” 游夏是孔子学生子游和子夏的合称,此二人均以才艺闻名。后用以比拟才艺之士。 唐·杜甫《又示宗武》..
《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原意是指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后因以“有过之无不及”。 用为二者相比,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地方的典故。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这四十八..
《文选》卷四十一·三国魏·陈孔璋(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唐·李善注引《陈留记》曰:“襄邑,涣水出其南,睢水经其北。传云:‘睢涣之间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绣日月华虫,以奉宗庙御服焉。’” 三国..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尝与知州争权。……然至今州郡往往与通判不和。 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