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突骑(典故)

《后汉书·吴汉传》:“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

《后汉书·耿弇传》:“弇按剑曰:‘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突骑”,是突击敌军的骑兵。吴汉所说渔阳、上谷突骑,是汉光武帝骑兵中之精锐。后以“渔阳突骑”比喻最优秀的突击部队。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四《夜从父老饮酒村店作》诗:“丹徒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

为您推荐

虞姬治佞臣(典故)

汉·刘向《列女传·辨通》:“虞姬者名娟之,齐威王之姬也。威王即位九年不治,委政大臣,诸侯并侵之。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屑,反日誉之。虞姬谓王曰:‘破胡谗谀之臣也,不可不退。 齐有北郭..

虞卿双璧(虞卿璧)(典故)

《史记·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 ” 战国时,虞卿游说赵王,受赐白璧一双,拜为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后用为贤士受封赏之典。 唐·韦庄《三..

虞卿着书(虞卿)(典故)

《史记·虞卿列传》:“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着书。……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 战国时,虞卿因秦应侯求捕魏齐甚急,便弃相印,与魏齐一..

虞人箴(典故)

虞童(典故)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侯者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由是见称。..

渔阳参挝(典故)

《后汉书·祢衡传》载:曹操听说祢衡善长击鼓,于是就谪他做鼓吏。 因而大会宾客,想当众对他进行侮辱。 “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小步貌)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 此事又见《世说新语·言语》。..

虞寄先识(典故)

《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尝曰:‘知足不辱,吾知足矣。’” 《陈书·虞荔传》附虞寄:“寄知(陈),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已,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疾,不复起……宝应既擒,凡诸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