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哀(典故)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序》:“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北周着名诗人庾信,以梁臣出使西魏。

西魏灭梁,他留仕西魏。西魏亡,又仕北周。

辗转之间,他虽身在北国,心却常恋故国,曾作《哀江南赋》,以抒写乡关之情。后因以“庾信哀”为异地思乡的典故。

唐·杜甫《上兜率寺》:“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

为您推荐

玉斗掷地(亚父玉斗)(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亚父者、范增也。……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坐须臾,沛公起如厕,……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玉版禅(典故)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七:“(苏轼)尝要刘器之(安世)同参玉版和尚。……至廉泉寺,烧笋而食。器之觉味胜,问此笋何名·东坡曰:‘即玉版也。此老师善说法,要令人得禅悦之味。 ’于是器之乃悟其戏,为大笑。 ” 玉版,笋名。相..

玉关情(生入玉门关)(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玉斧修月(典故)

玉壶冰(冰壶、鲍壶冰)(典故)

南朝宋·鲍照《鲍参军集》卷三《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南朝宋·鲍照在诗中以“玉壶冰”比喻人高洁的品格、情怀。 唐·李商隐《别薛岩宾》诗:“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寺..

玉肌无粟(典故)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夜雪……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温舒亡疹粟。” 玉肌无粟,原是写赵飞燕雪夜露立在外,体温舒无起疹粟(即俗称鸡皮疙瘩)。后因以为咏赵飞燕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十四《雪后寻梅偶得..

玉架书隐(典故)

晋·葛洪《神仙传》卷六《王烈》:“王烈者字长休,邯郸人也。……少时本太学书生。……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室中有石架,架上有素书两卷。烈取读莫识其文字,不敢取去,却着架上。 暗书得数十字形体以示(嵇)康,康尽识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