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吏尊(典故)

《史记·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文帝既见绛侯狱词,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汉文帝时,前丞相周勃曾被诬谋反而下狱。

勃乃一介武夫,不明律法,不知如何申辩。后经狱吏启发,又得到公主的帮助,方被释出狱。出狱后,他感叹说,己往只知带兵打仗,却不懂得狱吏竟如此尊贵!后用为咏狱吏之典。

唐·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为您推荐

喻蜀(蜀使)(典故)

《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焚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汉武帝时,先使中郎将唐蒙治理经略西南..

欲母早死(典故)

《淮南子·说山训》:“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谓其母曰:‘社何爱速死,吾必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能悲哭矣。” 这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看到东邻家老母死了,儿子哭得并不哀..

欲速则不达(欲速不达)(典故)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后因以“欲速不达”用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味求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典故。 元脱脱《宋史·魏仁浦传》:“开室二年春宴..

御李(典故)

御魑魅(投魑)(典故)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四凶,古代不服从舜控制的四个部族首领,即浑敦、穷奇、梼杌和饕餮。魑魅,原指山神鬼怪,此指边远地方为民害的人或事物。据传,..

御史床(典故)

《艺文类聚》卷二十六引萧纲《玄览赋》:“御史之床犹在,督议之门不修。”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六《越州会稽县》:“御史床在会稽,虞翻为长沙桓王(注:长沙桓王指孙策。三国吴主孙权追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所礼,设..

浴沂(典故)

《论语·先进》:“(曾晳)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冠者,成年人,男子二十而束发加冠。舞雩,古代求雨的祭坛。 点,曾晳,名点。有一次,孔子问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