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袁盎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耶·’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重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汉朝中郎将袁盎,见汉文帝乘马车要下陡坡时,急忙拉住马缰绳,并劝告皇帝切莫冒险,应当自重。
后遂用为侍臣爱护君王之典。
唐·李德裕《述梦四十韵》:“辔待袁丝揽,书期蜀客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史记·平原君世家》:“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是时齐有孟尝(君),楚有春申(君),故争相倾以待士。” 战国时有四公子,即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 他们四人都以好士闻名。 原尝春陵为其..
《汉书·游侠传·原涉》:“涉字巨先。……初,武帝时,京兆尹曹氏葬茂陵,民为其道为‘京兆仟’。涉慕之,乃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人不肯从,谓之‘原氏仟’。” 汉武帝时京兆尹曹氏死后葬在茂陵,通往墓地的道路,老百姓都..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戴樗木皮缝制的帽子)履(穿没有后跟的鞋子,继,音xǐ),杖藜而应门。..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原宪,孔子弟子,字子思,他住在鲁国,生活十分贫苦,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粗布,住的是草屋,上面漏雨,下面积水,四壁透风,瓮牖桑枢,..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按,“圜”同“圆”。 楚人宋玉在《九辩》中用方榫头不能插入圆孔比喻不同道者不能相容。后遂用为道不同则不合之典。 唐·杜甫《入衡州》诗:“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