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篇(典故)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常棣,或作“棠棣”。诗前小序说:《常棣》,燕兄弟也。由此可知,该诗是歌咏兄弟友爱的诗。

上面所引,为该篇第三章,意思是托鹤鸽鸟相依在宽阔的平坦之地起兴,说急难之时兄弟总能相互救助;而虽有好友,却往往不如兄弟,这不能不使人感叹。《常棣》篇因有“脊令在原”之句,古人称之为“原上篇”。

后用以喻指兄弟间寄赠之作。

唐·卢纶《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诗:“沉劣本多感,况闻原上篇。”

为您推荐

猿鹤虫沙(典故)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按:《抱朴子》晋人葛洪撰,今本“释滞”篇中关于这件事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为沙。”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周..

猿献玉环(孙恪失妇)(典故)

后蜀·顾夐《袁氏传》:“……袁氏己鞫(注:穷困)育二子,治家甚严,不喜参杂。后恪之长安谒旧友人,王相国缙遂荐于南康张万顷大夫,为经略判官,挈家而往。袁氏每遇青松高山,凝睇久之,若有不快意。到端州,袁氏曰:‘去此半程,江壖(音ru..

远山眉(典故)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司马相如)之才而越礼焉。” 汉卓文君貌美,双眉如远山隐隐。后遂以“远山眉”描写女子秀丽的眉毛,也指..

远志与小草(嘲远志)(典故)

袁校尉(典故)

《后汉书·袁绍传》:“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灵帝崩,绍劝何进征董卓等众军,胁太后诛诸宦官,转绍司隶校尉。” 东汉·袁绍曾任佐军校尉,。他为复兴汉室,招收了许多人才,对曹操作战失利后,又曾收集散兵败将。..

怨不留(典故)

《晋书·良吏传·邓攸传》:邓攸治关,“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 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 晋时,邓..

愿处雷霆之下(典故)

《新唐书·归崇敬传·附归登》:“裴延龄得幸,德宗欲遂以相,右补阙熊执易疏论之,以示登,登动容曰:‘愿窜吾名,雷霆之下,君难独处。’” 归登以孝继母知名,举孝廉高第,后为右拾遗。时裴延龄以奸佞得宠,欲为宰相。阳城上疏劾其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