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典故)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歌唱)于秦青,未穷(学完,学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弗,不之;弗止,不之止,即不止之,之代薛谭),饯于郊衢(城邑外四通八达的道路旁)。抚节(抚,拍,击;抚节即打着拍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薛谭乃谢(认错,道歉)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的歌声,超尘拔俗,非同凡响,他的歌声以至能阻遏行云,使之留恋不去。

“响遏行云”后常用以形容歌声乐曲高妙超绝。唐赵嘏《闻笛》诗:“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为您推荐

向栩隐灶(典故)

《后汉书·独行列传·向栩传》:“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 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不好语言而喜长啸。宾客从就..

相门出相(典故)

《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文窃怪之。 ’” 战国时,民间流传“相门必有相”的谚语。 后用为称颂官宦子..

巷伯(典故)

《诗经·小雅·巷伯·序》:“《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巷伯,奄官也。” “巷伯”是周时宦官孟子的官名。孟子被人谗害,满腔怨愤无可发泄,便为此诗,以代诅咒,因以“巷伯”名篇。后用为咏讽刺邪恶之典。 ..

向隅而泣(乡隅而泣、向隅独泣)(典故)

向平之愿(典故)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

相如涤器(相如穷、相如蓬门、马卿涤器)(典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相如与俱之临邛,卖尽其东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驰归成都后,家境..

向歆传业(典故)

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向三子皆好学,……少子歆,最知名。”又《汉书·刘歆传》:“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向死后,歆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