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杀,义同削,非割杀)而便冠。”
《抱朴子·刺骄》:“(音zūn,减,也是削的意思)足适履,毁方入圆,不亦剧乎。”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丁未,行幸长安”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后汉书·荀爽传》:“传曰:截趾适屦,孰云其愚·”
“削足适履”与“足适屦”、“刖趾适屦”、“截趾适屦”的意思是一样的。
后常以比喻因倒置了事物的轻重本末关系,而机械地拘泥成例,生搬硬套,强求合律,或无原则地进行迁就。宋·陆游《剑南诗稿》四四《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诗:“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
为您推荐
《周书·韦夐传》:“韦夐字敬远。志尚夷简,淡于荣利。……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明帝即位,礼敬逾厚。乃为诗以贻之。
……夐答帝诗,愿时朝谒。帝大悦。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斗,号之曰逍遥公。”
北周时,隐士韦夐十..
《史记·项羽本纪》载:秦朝末年,楚汉相争。
刘邦先率军攻破咸阳,然后屯军霸上,以待项羽。项羽击破函谷关后,率军四十万,驻军新丰鸿门。
项羽用谋士范增计,设宴相邀,想乘机刺杀沛公。
恰在这时,刘邦带领随从来见项羽,表面上用..
《吕氏春秋·具备》:“三年,巫马期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期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贱)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宓子贱为单父宰,将风..
《汉书·萧望之传》附《萧育传》:“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了。……拜为司隶校尉。……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坐与定陵侯谆于长厚善免官。
……育为人..
唐·魏征等《隋书·后妃列传·炀帝萧皇后》:“炀帝萧皇后,梁明帝岿之女也。……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
……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
化及败,没于窦建德。
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
《汉书·萧望之传》:“为太傅,以《论语》、《礼服》授皇太子……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堪本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