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韶九成(典故)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史记·夏本纪》:“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裴骃《史记集解》:“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奏,而致凤凰也。”箫韶,简称《韶》,亦称《大韶》、《大磐》、《韶箾》、《箾韶》、《韶虞》、《昭虞》或《昭》。

相传为舜时的乐曲,周代“六舞”乐曲之一,由九段组成。后因用指优美典雅的乐章。

宋·陆游《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诗:“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屋檐泻雨声。”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箫韶九成。”

为您推荐

销印(典故)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汉王曰:‘善,趣刻印。’张良从外来,曰:‘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汉刘邦的谋士郦食其献计封六国后世,刘邦赞同,准备..

小白鸿翼(典故)

《管子·霸形》:“桓公在位,管仲、朋见。 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朋不对。 桓公曰:‘二..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典故)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与冯宿论文书》(卷一七):“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

小臣毙(典故)

小垂手(典故)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小垂手》:“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笛,顿足转双巾。峨眉与慢脸,见此空愁人。” “小垂手”是乐府杂曲歌词名,原本是古代一种舞蹈的名称。 唐·..

销忧(典故)

《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王粲字仲宣,于汉末动乱中南依荆州刘表。他在《登楼赋》中有“聊暇日以销忧”语,以抒忧思怀乡之情,后..

殽尸露(典故)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 春秋时,秦伯在殽之战中被晋击败,三年后,复攻打晋国,于茅津渡过黄河,在殽地为掩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