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鹤梦(典故)

宋·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宋·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梦一道士,羽衣蹁跹,……‘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其中有“箫声、鹤梦”之句,为咏赤壁之游的典故。

清·姚文焱《赤壁》:“只有文章传胜地,箫声鹤梦总尘埃。”写苏轼赤壁之游,已成过去,只有赋文流传不朽。

为您推荐

小白鸿翼(典故)

《管子·霸形》:“桓公在位,管仲、朋见。 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朋不对。 桓公曰:‘二..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典故)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与冯宿论文书》(卷一七):“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

小臣毙(典故)

《左传·僖公四年》:晋献公夫人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便加害于太子申生。 骊姬将毒酒给献公,献公将酒“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春秋晋献公夫人骊姬为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以毒酒想害死太子申生。..

小垂手(典故)

销忧(典故)

《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王粲字仲宣,于汉末动乱中南依荆州刘表。他在《登楼赋》中有“聊暇日以销忧”语,以抒忧思怀乡之情,后..

殽尸露(典故)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 春秋时,秦伯在殽之战中被晋击败,三年后,复攻打晋国,于茅津渡过黄河,在殽地为掩埋死亡..

小敌怯(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汉光武帝刘秀能征善战,但据史书记载他作战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碰上小股敌兵他非常谨慎小心;若临大敌,却勇猛异常。后用为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