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惭小好,大惭大好(典故)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与冯宿论文书》(卷一七):“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

原为指斥当时的文风不正,社会评论与作者自我估价大相径庭,后因用以借喻世道错乱反常,不合情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嗜痴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

为您推荐

小臣毙(典故)

《左传·僖公四年》:晋献公夫人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便加害于太子申生。 骊姬将毒酒给献公,献公将酒“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春秋晋献公夫人骊姬为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以毒酒想害死太子申生。..

小垂手(典故)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小垂手》:“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笛,顿足转双巾。峨眉与慢脸,见此空愁人。” “小垂手”是乐府杂曲歌词名,原本是古代一种舞蹈的名称。 唐·..

销忧(典故)

《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王粲字仲宣,于汉末动乱中南依荆州刘表。他在《登楼赋》中有“聊暇日以销忧”语,以抒忧思怀乡之情,后..

殽尸露(典故)

小敌怯(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汉光武帝刘秀能征善战,但据史书记载他作战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碰上小股敌兵他非常谨慎小心;若临大敌,却勇猛异常。后用为咏作..

小怜(典故)

《北史·冯叔妃传》:“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后主至长安,请周武帝乞淑妃,帝曰:‘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

小人之交甘若醴(典故)

《礼记·表记》:“君子之接(注:或作交)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醴,甜酒。这段话是朋友交往的经验之谈,意思是说:有才德修养好的朋友之间的交往,表面上看好像水一样淡泊无味,此种交往,重视道义,不因势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