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阮(典故)

《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因对之长啸。

良久,乃笑曰:‘可更作。

’籍复啸。”

三国魏文士阮籍善啸,啸声可传数百步,他曾到苏门山中长啸。

后遂用为文士雅兴之典。

唐·田游岩《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诗:“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

为您推荐

笑杕杜(笑杖杜、杖杜宰相)(典故)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自无学术,仅能秉笔,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林甫典选部时,选人严回(或作迥、逈)判语有用‘杖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陟曰:‘此云“杖杜”,何也·’陟俯首不敢言。” 杖,音d..

挟山超海(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孟子说:“譬如挟持着太山去超越北海,如果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力量不够,真的做不到。”太山,即泰山。 后用以比喻极端困难或..

晓风残月(典故)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在《雨霖铃》词中描述送别时,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后人在诗文中常以此吟咏别离之情..

挟辀走(典故)

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典故)

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卷二):“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jī砖块)席稿,缊(yùn新绵与旧絮混合)袍不表,覆以布被,手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子曰:‘斜引其被,则..

写芭蕉(典故)

宋·曾慥《类说》卷五十八引陆羽《怀素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乃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酒。 ”后遂以此典故喻大量书写。元·张可久[中吕、普天乐]《别怀..

挟纩(典故)

《左传·宣公十二年》:“冬,楚子(楚庄公)伐萧(春秋时宋国附庸有萧国)。……申公巫臣(巫臣为申县之尹,故称申公)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通抚)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挟,披。纩,音kuàng丝绵)。” 公元前五九七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