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山超海(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孟子说:“譬如挟持着太山去超越北海,如果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力量不够,真的做不到。”太山,即泰山。

后用以比喻极端困难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为您推荐

挟辀走(典故)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乃大逵,弗及,子都怒。” 辀,音zhōu,车辕。春秋时,郑国公孙阏与颍考权争夺兵车,颍考叔挟起车辕跑开去。后遂用为力..

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典故)

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卷二):“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jī砖块)席稿,缊(yùn新绵与旧絮混合)袍不表,覆以布被,手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子曰:‘斜引其被,则..

写芭蕉(典故)

宋·曾慥《类说》卷五十八引陆羽《怀素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乃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酒。 ”后遂以此典故喻大量书写。元·张可久[中吕、普天乐]《别怀..

挟纩(典故)

谢安棋(典故)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公(指谢安)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

谢安问献之(典故)

《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传》:“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

谢安舟楫(典故)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谊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