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归乎蒿里。故有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其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薤露》和《蒿里》都是古代丧歌,也称挽歌。
后因用为哀挽死者之典。
唐·李咸用《哭所知》:“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唐·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其二:“蒿里衣冠送,松门印授迎。”
为您推荐
《资治通鉴·唐哀帝天祐三年》:“罗绍威(后梁人,字端己,他崇拜后梁太祖朱温,官至中书令)既诛牙军,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错,一注为鑢,即锉刀;另有人注为我国古钱币名,为王莽居..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神祝融。”《吕氏春秋》卷四《孟夏纪·孟夏》:“孟夏之月……其神祝融。”东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古代有神名祝融,他是掌火之官,称火正,死..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闲(同间),附禺之山,帝颛(zhuān)顼(xū)与九嫔葬焉。”
古代传说帝颛顼和嫔妃葬在附禺之山。后以此为咏古帝王之墓地的典故。
后汉张衡《思玄赋》:“怨高阳之相寓兮,(..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于是遂斩庄贾..
《东观汉纪》十八“第五伦传”:“尝见上,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
’”此事又见《后汉书·第五伦传》。
这个故事与“曾参杀人”(见“投杼”)意义相近。后因以“挝妇翁”用..
《史记·老庄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