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有其表(典故)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玄宗常器重苏颋,欲以为相,夜召萧嵩草制既成(草,起草;制,皇帝的命令),其词有云:‘国之瑰宝’。上曰:‘颋,瑰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为刊削之。’嵩惭惧流汗,笔不能下者久之。上以嵩抒思移时,必当精密,不觉前席以观,惟改曰:‘国之珍宝’,他无更易。

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萧嵩身体长大,面多鬚髯,堂堂仪表,但内乏文才,实不中用,故明皇说他“虚有其表”。

后因用指人徒有其表,并无才学,与今之所谓“绣花枕头”相类。

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假使虚有其表,而陷溺于因循苟且之旧习,目前救亡建国的大任是断难担负的。”

为您推荐

虚左(典故)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为了尊重隐士侯生(嬴),特意大会宾客,待宾客都到席后,他亲自乘车..

徐市载女(徐市邀)(典故)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瀛洲、方丈,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按,徐市一作徐福,见《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安列传..

徐公有常(典故)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或问庐钦:‘徐公当武帝之时,人以为通,自在凉州及还京师,人以为介,何也·’钦答曰:‘往者毛孝先、崔季珪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而徐公不改其常,故人以为通。比来天下奢靡,转相仿效..

徐光乞瓜(典故)

虚谈废务(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乡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东晋时王羲之向谢安..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典故)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典又凝缩为“徐娘半老”成语的..

虚舟任触(典故)

《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 《淮南子》用空船不怕和别的船相撞,比喻心境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