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釜(典故)

《战国策·赵策一》:“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

公元前四七二年,知伯(即知瑶)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尽分范氏、中行氏故地。晋出公欲伐四卿,四卿联合攻出公,出公在逃往齐国的路上死去。

知伯遂立晋懿公,大权在握,日益骄横。

他向韩、魏两家索取领地,韩、魏两国都答应给了。知伯向赵襄子索地,遭到拒绝。于是知伯与韩、魏联合三家攻赵。赵襄子惧怕,乃退保晋阳。

“悬釜而炊”就是晋阳被围困时,城被水淹,城中军民生活困苦的状况。

后因以“悬釜”比喻水患严重。

清·赵执信《诅雨师》诗:“我栖茅屋傍山椒,未免移床复悬釜。”

为您推荐

玄武喋血(典故)

《新唐书·太宗纪》:“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因协助唐高祖起兵于太原,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功益高,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和齐王..

悬梁(悬头)(典故)

《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汉)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又卷三六三引《汉书》(按:班固《汉书》不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

悬棒(典故)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郎,古时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除洛阳北部尉(官名,洛阳北部尉当是相当县尉一级的下级官吏),迁顿丘令”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太祖(指曹操)初入廨(音xiè,又音jiè,官署),缮(修整..

悬弧(典故)

悬榻(下榻、扫榻)(典故)

《后汉书·徐稚传》载:徐稚,南昌人,恭俭礼让。 太守陈藩以礼请为功曹(官名,汉时州郡佐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既谒而退。“(陈)藩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又《后汉书·陈藩传》载:藩字仲举,再迁为安乐太守,..

悬磬(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齐孝公,齐桓公之子,名昭)曰:‘室如悬罄(罄同磐。《国语·鲁语上》即作“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恃,本是母的代称,这里指依靠,倚仗的意思)。” 春秋时(公元前六三四年夏),齐孝公兴师侵犯鲁..

悬驼就石(典故)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六“愚戆”“磨刀”引《百喻经》:“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 日月经久,身体羸瘦,王见怜愍,赐一死驼。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来下而剥。 如是数数,往..